宜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宏观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建设小康宜春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2.99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6.2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4.5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2.1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9:54.8:30.3。人均GDP达到27764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2166元人民币)折算为4466美元。非公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经初步核算,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28亿元,增长10.3%,占GDP的比重为60.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图1:2009-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财税质量稳步提升。全年财政总收入272.03亿元,增长1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32亿元,增长19.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86%,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51.57亿元,增长26.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55.72%。全市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县(市、区)6个、超15亿元8个;丰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第83位,比上年前移6位;樟树继续跻身全省十强县;超亿元乡(镇、街道)41个、过2亿元乡(镇、街道)10个。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1%。
图2:2009-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8.29亿元,增长4.42%。粮食种植面积956.2万亩、增长0.16%,实现粮食总产量427.24万吨、增长1.37%。年末生猪存栏376.4万头、下降1.97%,生猪出栏665.03万头、增长1.5%。全年油料作物总产21.38万吨,增长1.67%;肉类总产量65.12万吨,增长2.06%;家禽出笼4338.5万只,增长2.93%;水产品产量35.16万吨,增长4.55%。
表1: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792万亩,新增高产油茶种植面积11万亩,新增肉牛养殖2.4万头,实现油茶产业综合产值21亿元、肉牛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粮食、畜禽、竹、有机富硒农产品、苗木花卉等产业继续增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30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126家,达4105家。
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创建。全市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218个、140个、236个,分别比去年增加26个、8个和142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870个省定村点共整合建设资金4.6亿元,改水4.3万户,改厕4.3万户,改路2219公里,新建沼气池2082个,安装太阳能8704个,绿化植树11万株,修建休闲运动场所295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2.7亿元,增长12.4%,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48.3亿元,增长13.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14.4亿元,增长11.1%。全市建材、机电、食品、电力能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鞋革七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91.2亿元,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5%;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19.6%。
图3:2009-2014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增加82户,达654户,其中超10亿元的4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实现利税424.8亿元,增长14.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8.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1%。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加。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3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76.2%。其中,饮料酒增长32.4%,布增长26.9%,瓷质砖增长25.5%,家用电冰箱增长24.8%,电光源增长15.6%,锂离子电池增长11.2%,中成药增长7.9%,水泥产量增长6%。
表2: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工业园区实力增强。全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1179家,安置从业人数31.1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723.9亿元,增长15.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2893.1亿元、260.8亿元和394.8亿元,分别增长10.1%、14.1%和15%。全市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达39.1亿元,增加9.9亿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利税收入达5.3亿元,增加1.3亿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38亿元,增长12%。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7.23亿元,增长23.1%;竣工产值136.26亿元,增长8.8%,竣工率达6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6.2亿元,增长2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25亿元,下降10.2%;第二产业投资841.44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842.7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484.51亿元,增长32.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10亿元,增长47.6%;非国有投资1146.21亿元,增长16.7%,其中民间投资1117.5亿元,增长16.9%。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长17%,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达73.7%。
表3: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已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90项,累计完成投资264.8亿元。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宜春新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宜春禅博园10月份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宜春至万载高速基本建成;万载至铜鼓、昌傅至东乡高速动工建设;四方井水库、丰电三期、上高大唐国际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北湖公园、丰城市海铁联运集装箱装卸站等24个项目已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