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经省统计局初步核实,我市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核算的2013年度GDP总量为985.6亿元,比快报数减少121.7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3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18.6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6:45.6:39.8调整为14.2:44.9:4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291.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按年均汇率折算为6911.5美元。
2010-2014年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3%;畜牧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2.2%;渔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0.8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5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3万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79.3:20.7。
全年粮食总产量106.9万吨,比上年增产11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玉米产量62万吨,增长11.9%;水稻产量40.8万吨,增长10%;大豆产量1.3万吨,增长18.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4万吨,下降0.7%;烤烟产量0.99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20.7万吨,增长4%;蔬菜产量114.4万吨,增长3.6%;草莓产量30.7万吨,增长4.1%;柞蚕茧产量2.49万吨,增长1.6%;板栗产量9.5万吨,增长5.6%。
2010-2014年丹东市粮食总产量
全年肉类总产量35.1万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11.08万吨,下降0.3%;牛羊肉产量2.1万吨,下降1%;禽肉产量21.9万吨,增长0.1%。全年禽蛋产量15.3万吨,比上年下降3.8%;奶类产量2.86万吨,下降6.2%。猪年末存栏数83.2万头,比上年增长0.4%;羊年末存栏数40.9万只,增长0.2%;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5.8万头,下降1.3%。
全年水产品产量61.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4.5万吨,增长1.4%;海水产品产量46.9万吨,增长1.5%。海水产品产量中,贝类产量29万吨,增长2.5%。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0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拖拉机拥有量4.2万台,增长5%。农用运输车3万辆,下降3.2%。化肥施用量22万吨,增长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6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工业用电量6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9户。
2010-2014年丹东市工业用电量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集体经济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35.9%;国有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其他经济稳定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5.3%、3.9%、5.3%和4.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小幅回落,下降2.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6.4:63.6。分行业划分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4.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增长6.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5.2%;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5.3%、9.7%和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冷冻水产品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2.8%;生产服装4202万件,下降7.5%;生产精制食用植物油20.6万吨,增长3.6%;生产粗钢5.4万吨,下降73.3%;化学纤维4.7万吨,下降32.7%;布2492万米,增长6.2%;水泥206.3万吨,下降14.3%;钢材6万吨,下降59.8%;金属切削机床4215台,下降4.4%;汽车3.3万辆,下降15.8%;焦炭24.1万吨,下降12.2%。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863.4亿元,负债总计472.7亿元,资产负债率54.7%。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9.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利税总额94.1亿元,下降4.9%,其中,利润50.7亿元,增长0.8%;亏损企业亏损额7.9亿元,下降1.8%;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3%;完成出口交货值177亿元,增长28.9%。成本费用利润率4.02%,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全年资金周转次数3.42次,比上年减少0.44次。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45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3.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44.6亿元,增长6.8%;安装工程产值25.6亿元,增长24.3%。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5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2万平方米,增长1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4.1万平方米,增长17.8%。上缴税金4.6亿元,下降2.1%;实现利润14.3亿元,下降16.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6.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912.6亿元,比上年下降9.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771.5亿元,增长3.2%;房地产开发投资141.1亿元,下降44.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3.3亿元,增长130.7%;第二产业投资344亿元,下降9.3%,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27.6亿元,下降12.1%;第三产业投资555.3亿元,下降10.2%。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构成为1.5∶37.7∶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