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5-05 昌吉州统计局
 
全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155家,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84个,限额以上产业(大个体)单位71个,84家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中包括76家批发零售企业,8家住宿餐饮企业;71家限额以上产业(大个体)单位中包括21家批发零售企业(大个体),50家住宿餐饮企业(大个体);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3.3亿元,增长21.0%;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占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25类商品零售分类中,增幅前三位的分别是:汽车类增长45.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9%。
 
七、对外经济、招商引资和旅游
 
对外经济: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14年州属55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共完成外贸进出口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4.85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进口1.08亿美元,同比下降2.2%。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项目436个,落实到位资金121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1%;其中新建项目257个,投入资金776.4亿元;结转项目178个,投入资金435.6亿元。落实区外项目311个,到位资金962.2亿元。
 
旅游:2014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旅游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截至2014年末,全州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35家,其中5A级1家,4A级3家,3A级12家,2A级13家,1A级6家;国家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地质公园2家;国家湿地公园1家;星级旅游宾馆36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19家,二星级13家;星级农家乐193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27家、三星级75家、二星级37家、一星级50家;旅行社11家。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0.95亿元,增长16.0%。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03亿元,增长23%。其中,增值税收入10.35亿元,增长53.4%;营业税24.63亿元,下降9.9%;企业所得税5.64亿元,增长4.7%;个人所得税2.52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支出249.55亿元,增长15.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3.90亿元,增长15.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64亿元,下降7.4%;教育支出32.30亿元,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15.46亿元,增长57.6%;社会保障和就业10.15亿元,增长4.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62亿元,增长52.5%;农林水事务支出39.64亿元,增长7.6%;住房保障支出8.74亿元,下降33.6%。
 
金融存贷款: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8.38亿元,比年初增加43.54亿元,增长4.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50.02亿元,比年初增加30.37亿元,增长7.2%;个人存款余额505.17亿元,比年初增加19.55亿元,增长4.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5.7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20亿元,增长2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3.64亿元,比年初增加59.28亿元,增长18.9%;中长期贷款余额416.24亿元,比年初增加94.0亿元,增长29.2%。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123.92亿元,比年初增加17.68亿元,增长16.6%;单位普通贷款及透支224.26亿元,比年初增加40.93亿元,增长22.3%。
 
保险:全州24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总收入30.1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13.9%;人身险保费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1.6%。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10.4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8.61亿元,赔付率56.85%;人身险赔付额1.87亿元,赔付率12.4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全州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2239万元,下降10.1%。到2014年底,全州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28家;自治州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自治区科技转化基地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家,比上年新增27家;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州级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5家,其中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
 
争取并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其中国家31项,自治区101项,共争取到科技拨款7044万元。
 
教育:全州共有各类学校329所(不含农民技术学校)。全年招生数6.58万人,在校学生24.43万人,毕业生人数6.27万人。教职工总数1.9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7万人。
 
全州普通小学100所,招生1.36万人,在校生7.90万人,毕业生1.35万人;普通初中28所,招生1.44万人,在校生4.52万人,毕业生1.55万人;普通高中17所,招生0.97万人,在校生3.01万人,毕业生0.99万人。幼儿园173所,招生数1.34万人,在园幼儿3.42万人。
 
“两基”人口覆盖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1.5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
 
十、文化、体育、广播和卫生
 
文化: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9所。
 
已探明文物点642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9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其中国家级4处、自治区级53处、县市级111处,全州有馆藏文物126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23件(套),反映地方民族特色的回族民俗实物近2000件,其它藏品10000多件。
 
全州城市电影放映单位8个,其中正常放映的单位8个,牧区放映队61个,农村公益性放映6376场,观众达47万多人……
 
体育:组织参加了自治区2013至2014年度“冰上运动示范学校”总决赛,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金牌10枚,银牌16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金牌16枚,银牌12枚。选派27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取得金牌总数第二,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在自治区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派出了344人的代表团,参加了13个大项、318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148枚金牌、59枚银牌、42枚铜牌,金牌总数名列全疆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