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5-05 和田地区统计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全年全地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站、文化室实现全覆盖。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9个,县级及以上文化馆9个。结合“去极端化”工作,精心组织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演出6514多场次;开展民间艺人文艺汇演活动,选拔培养2791名民间艺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2.69万卷(册)。全地区博物馆4个,共接待参观人员9.8万人次,参观流动博物馆人数达3.5万人次。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自治区级15项,地区级97项,县级191项。
 
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66万户,比上年增长9.9%,其中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用户3.63万户(广电网络用户),增长19.0%;全地区广播电视台1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0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7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8套,电视台节目19套,年末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1%和98.9%。
 
全年《和田日报》发行1235.61万份,增长8.0%,其中,维吾尔文报纸902.74万份,增长7.6%;《和田日报手机报》平稳运行。《农民朋友》发行192万份,《新玉文艺》发行1.8万册。
 
卫生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各类卫生机构1739个。其中,医院65个(地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验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机构10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9所,采血机构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2个,村卫生室142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5个。
 
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1536张,比上年增长1.5%。其中医院床位7560张,增加15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201人,增长10.8%。执业(助理)医师2696人,注册护士(师)2601人,其他技术(药师、技师、其他)人员2904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病床5.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
 
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比赛2300场次,参加运动员3.8万人次;体育健儿在自治区第十三届青少年运动会获得4枚金牌、9枚银牌、22枚铜牌;在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6枚金牌、20枚银牌、13枚铜牌;在全疆农牧民篮球赛上荣获第1名;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受到了自治区体育局的好评。体育彩票销售2492万元。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增长较快。年末全地区户籍总人口为225.82万人(男性人口11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增长4.6%。其中:农业人口188.03万人,增长5.5%;非农业人口37.79万人,增长1.4%。维吾尔族217.38万人,增长5.2%,其他少数民族0.5万人,下降3.8%。全年人口出生率23.01‰,下降0.5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18‰,提高0.7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7.83‰,下降1.2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1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09元,增长16.9%。其中,林果业收入1954元,增长19.3%(园艺增长19.7%、核桃增长17.7%、红枣增长14.3%、红柳大芸增长79.2%),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6.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新建安居富民房5万户、定居兴牧3140户、各类保障性住房2.5万套。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1.37万户受灾居民搬进新居。解决农村6.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天然气入户1.1万户。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95.87万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乡村从业人员75.05万人,增长4.1%;非私单位从业人员10.10万人,增长9.7%。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72万人,增长20.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8.99万人次,增长0.5%;实现劳务创收18.39亿元,增长22.0%。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年末“七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53.20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共征缴基金15.15亿元,增长28.8%。其中,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07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9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9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20万人;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5.10万人(城镇参保人员3.14万人),发放养老金1.09亿元,增长3.8%,发放率100%。
 
扶贫攻坚稳步推进。全年减少贫困对象2.34万户、9.39万人,158个贫困村达到整村推进的验收标准(其中特困山区试点村12个),有效推动片区扶贫攻坚进程。
 
残疾人事业全面推进。全年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4个,安排残疾人就业1074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家庭康复指导1200名。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80例,配发成人辅助器具2152件、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95件。“阳光家园计划”为3079名需要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城乡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托养,“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帮助17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为2325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50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3457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80.9万元。22名残疾人运动员在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共获得3枚银牌、1枚铜牌。
 
十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90起,比上年上升30.4%。其中,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55起(不含火灾事故),下降27.6%;死亡人数26人,下降25.7%;直接经济损失34.23万元,下降45.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3人,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01天(截止2014年12月31日),Ⅰ级天数(优)0天,Ⅱ级天数(良)49天,II级天数比例占16.3%,Ⅲ级(轻微污染)天气161天,占总监测天数的53.1%;Ⅳ级、Ⅴ级(中重度污染)天气91天,占总监测天数的30.6%。PM10平均污染浓度0.252mg/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83m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0.066mg/m3,比2013年平均污染浓度增加了0.08mg/m3,二氧化硫浓度下降了0.017m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增加了0.001mg/m3,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依然是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