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5-03 宜昌市统计局
2014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进、转、优”发展总基调,坚持“四个一流”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开创了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132.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高于全省增幅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5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857.5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923.09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1.9:60.1:28.0变化为11.2:59.3:29.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369元,增长9.6%,较上年增加7523元。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增幅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7.8千公顷,较上年增加1.3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67.77万吨,增产2.0%;棉花产量2.04万吨,减产37.6%;油料产量23.82万吨,减产0.4%;茶叶产量6.27万吨,增产12.1%;水产产品产量19.67万吨,增产4.4%;园林水果产量313.72万吨,增产10.8%,其中柑橘产量306.56万吨,增产11.1%;蔬菜产量396.56万吨,增产3.2%;肉类总产量62.16万吨,增产1.8%;生猪出栏629.68万头,增产1.0%;肉牛出栏7.3万头,增长28.2%;肉羊出栏163.11万头,增长10.6%。
 
全市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完成产值481.98亿元,增长4.8%;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9%,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产值215.4亿元,增长7.5%;水产产值41.04亿元,增长5.2%;水果产值78.8亿元,增长2.4%,其中柑橘产值73.24亿元,增长2.6%;蔬菜产值99.69亿元,下降0.4%;茶叶产值22.43亿元,增长12.6%;食用油产值14.52亿元,增长7.7%。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41家,比上年增加37家。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7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1658.98亿元,比上年增加289.88亿元,增长19.8%。
 
二、二产业趋稳向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高于全省增幅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同比增长12.2%,集体企业同比增长17.3%,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13.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同比增长15.4%。
 
工业四大千亿产业完成产值3884.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0%,其中精细化工产业增长10.1%;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0.3%;新材料产业增长13.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长7.5%。工业四大千亿产业增加值增长11.9%,其中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0.2%;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4.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7.6%。
 
全市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4.8%,轻工业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6%,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6.9个百分点增长。分行业看,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41.1%;家具制造业增长2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9.4%;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6.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7%。
 
年末全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405家,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30家,比2013年底净增18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19.31亿元,增长10.1%;利税600.33亿元,增长9.4%;利润总额390.27亿元,增长7.0%。其中利润增长较快行业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5.6倍;其他制造业增长1.2倍;家具制造业增长78.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57.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35.9%;食品制造业增长31.9%。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64.98亿元,较上年增加21.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247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高于全省增幅1.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500万以上项目投资1638.55亿元,增长20.2%;农村500万以上项目投资637.89亿元,增长3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6.41亿元,增长6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32.58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62.05亿元,增长21.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4.59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832.68万平方米,增长0.3%;其中商品住宅1376.65万平方米,增长4.6%。房屋竣工面积177.63万平方米,下降14.7%;其中商品住宅129.78万平方米,下降22.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477.88万平方米,增长3.9%;其中商品住宅439.28万平方米,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208.04亿元,下降4.1%;其中商品住宅183.27亿元,增长7.4%。商品房空置面积108.32万平方米,下降12.0%;其中商品住宅空置76.71万平方米,增长1.9%。
 
全市共有计划投资额过亿元项目1125个,同比增加263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1791.36亿元,增长35.3%。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共有600个,比上年增加72个。
 
四、国内外贸易企稳回升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高于全省增幅0.5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28.15亿元,增长13.2%;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36.38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817.73亿元,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6.8亿元,增长11.6%。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较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22.56亿美元,增长11.8%;进口额4.41亿美元,增长32.4%。四大出口基地产品共出口17.22亿美元,增长8.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6.4%。其中,机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出口4.20亿美元,下降3.2%;化工产品基地出口8.74亿美元,增长21.1%;医药基地出口1.60亿美元,下降4.3%;农产品基地出口2.68亿美元,下降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