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84.0亿元,比年初增加302.0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563.6亿元,比年初增加231.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07.6亿元,比年初增加26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34.0亿元,比年初增加9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5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9.6亿元。
全市保费收入55.1亿元,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6亿元,增长19.4%;人身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20.8%。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7.5亿元,增长12.2%。其中,人身险赔款和给付支出7.9亿元,增长3.4%;财产险赔款支出9.6亿元,同比增长20.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全年共有19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市共申请专利6448件,实用新型专利3580件,外观设计专利246件,发明专利2622件。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85.4亿元,增长14.9%。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76.8亿元,增长15.1%。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02所,在校生79.5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5.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6所,在校生2.5万人;普通中学237所,在校生22.8万人;小学459所,在校生33.1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8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量达1810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1%。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8.0万户。全年新建30个城市社区流动图书站。全年策划和主办各项演出活动1966场,送戏下乡1469场次。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0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局8家,妇幼保健院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0218张;卫生机构人员391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074人,执业医师11410人,注册护师(士)12659人。
全市共举办各级全民健身活动百余场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全年组织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332人,其中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9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91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71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常住人口560.0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1%。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3.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6‰。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4元,增长10.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3元,增长9.8%。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3.4平方米,家庭恩格尔系数36.88%。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4元,增长12.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53平方米,家庭恩格尔系数38.38%。
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178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51.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6千公顷。
2014年,襄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2天,占全年天数的78.6%,较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汉江干流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汉江大部分支流水质总体较以前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初步测算,全市2014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氨氮排放量比上年减少2.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5.3%,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9.1%。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9起,受伤117人,死亡105人,同比分别下降9.1%、12.7%、10.3%,直接经济损失1218.9万元,同比增长4.9%。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襄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标准为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所有在建项目(不含农户)。
4.2014年,客货运输量、周转量实行新的统计方法,与上年不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