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5-05 安顺市统计局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拥有图书藏量51万册。有电视转播台6座、调频转播台3座。全市电视覆盖率达94.0%,广播覆盖率达92.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3.25万户。
 
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2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9881张,卫生技术人员83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85人,注册护士3415人。
 
全年共有10支运动队伍参加10个项目比赛,共获得金、银、铜奖牌121个。其中省级第一名26个,第二名31个,第三名38个;国家级第一名5个,第二名16个,第三名5个;亚运会第三名1个。
 
十、人口与就业
 
年末常住总人口230.81万人;年末户籍人口289.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自然增长率为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776人,其中安排困难对象就业7689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9653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4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18元,增长2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71元,增长1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37元,增长25.4%。
 
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床位数330张;敬老院86个,床位数5954张。全年优待优抚对象3368户,优待优抚总金额1701万元。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155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203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648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7751万元。全年救灾44.25万人次,救灾金额5616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除1月份为93.5%、10月份为96.8%、12月份为93.5%外,其余月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市级饮用水源地夜郎湖水质全年稳定达标,达标率100%,水质较优;县级水源地总体达标率98.1%。
 
初步核算,全市万元GDP能耗较上年下降9.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9.2%。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10起,比上年下降12.0%;死亡87人,下降20.9%。其中:较大事故3起,死亡11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持平。未发生重大事故。各类事故中,工矿商贸企业安全事故3起,下降50.0%,死亡5人,下降76.2%;道路交通事故97起,下降13.4%,死亡77人,下降9.4%;铁路交通事故10起,增长100%,死亡5人,增长25.0%;煤矿、非煤矿山、建筑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和其他等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注释:
 
[1]201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以及计算增长速度的对比基数均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的新口径数据。收入、支出水平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4]旅游、进出口、交通、邮电、财政、金融、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环保、安全生产、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等部门统计资料由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