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5-03 鹤壁市统计局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个重点、四个着力”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打造构建新型产业基础、新型城市骨架两个升级版,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8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90.1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6.17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为9.7:71.8:18.5,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6%。
 
图1:2014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6万人,其中“4050”人员0.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9%。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5.85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1.88万亩,增长0.4%;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29.28万亩,增长1.0%;玉米种植面积118.99万亩,增长1.7%;棉花种植面积0.91万亩,增长16.5%;油料种植面积16.22万亩,增长5.3%;蔬菜种植面积16.23万亩,增长0.8%。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19.40万吨,比上年增长1.4%;粮食亩产量467公斤,比上年增长0.9%;油料产量3.34万吨,增长8.1%;蔬菜产量53.89万吨,增长0.1%。肉类总产量23.70万吨,下降7.5%;禽蛋产量15.04万吨,下降3.5%。
 
截止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农用拖拉机8.41万台(128.78万千瓦),增长0.4%(1.8%);农用运输车4.13万辆,增长0.5%;当年营造林面积2074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516公顷,分别增长9.3%和8.9%;退耕还林面积2331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22790万千瓦小时,下降1.1%;化肥使用量(折纯)7.85万吨,下降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9.20亿元,增长12.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143.23亿元,增长6.7%,重工业285.97亿元,增长14.9%,轻、重工业比例为33.4:66.6。产品销售率97.4%,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图2:2014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32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76.91亿元,增长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2.48亿元,增长28.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4.34亿元,增长7.7%;专用设备制造业23.11亿元,增长5.8%;食品制造业21.59亿元,增长24.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68亿元,增长29.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43亿元,增长11.3%;金属制品业15.21亿元,增长20.4%;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65亿元,增长1.4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4.09亿元,增长0.3%。
 
五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329.41亿元,增长18.9%。其中,煤电化材完成增加值182.93亿元,增长17.7%;食品加工完成增加值107.80亿元,增长9.7%;汽车零部件完成增加值12.30亿元,下降17.4%;金属镁精深加工完成增加值11.72亿元,增长10.0%;电子信息完成增加值14.65亿元,增长1.4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比上年下降2.7%,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5.5%,鲜冷藏肉增长9.4%,小麦粉增长17.8%,电子元件增长下降16.6%,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6,水泥下降1.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实现利润92.67亿元,增长7.6%。分行业看,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25.33亿元,增长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05亿元,增长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6.28亿元,增长39.8%;食品制造业6.12亿元,增长19.4%;金属制品业5.79亿元,增长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4亿元,增长1.1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78亿元,增长2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76亿元,下降29.6%;汽车制造业2.10亿元,增长4.5%;纺织服务、服饰业2.00亿元,增长30.3%。工业企业亏损面3.5%,下降0.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18亿元,增长7.6%。应收帐款净额85.85亿元,增长38.0%;年末产成品存货23.52亿元,增长1.9%。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2.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8%。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72.73亿元,增长16.2%,占全市比重达到56.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1%。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利润总额41.18亿元,增长13.9%。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0家,实现总产值58.24亿元,增长18.1%。施工房屋面积529.61万平方米,增长28.3%;竣工房屋面积226.30万平方米,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88.50亿元,增长20.8%;农户投资10.18亿元,下降10.8%。全年施工项目518个,下降5.6%,其中:新开工项目293个,下降6.4%,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307个,增长4.8%。全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57.33亿元,增长11.0%,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3.46亿元,下降11.5%。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440.52亿元,增长25.4%。
 
图3:2014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94.77亿元,增长0.7%;民间投资490.97亿元,增长25.0%。第一产业投资29.34亿元,增长25.3%;第二产业投资341.58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投资217.58亿元,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