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5-03 菏泽市统计局
菏泽市统计局
 
(2015年3月)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着力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全面加快“转调创”步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2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第一产业增加值265.01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90.83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766.35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5:54.3:33.2调整为11.9:53.6:34.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2014年全市粮食作物面积1668.57万亩,比上年增加23.93万亩,增长1.5%;粮食平均亩产842斤,比上年增加23斤,增长2.8%;粮食总产达到702.27万吨,比上年增加29.10万吨,增长4.3%,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6.51亿元,增长3.8%,剔除价格因素,可比增长3.0%;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59.89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65.01亿元,可比增长3.0%。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造林面积28.2万亩,年末实有农田林网面积710万亩,年末活立木蓄积量28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9%。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肉、禽、蛋产品产量增加。
 
渔业生产规模扩大。201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3.6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3.09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495.83万千瓦,增长2.08%,其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79.83万千瓦,排灌机械总动力197.53万千瓦。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9.22万台,农用运输车59.16万辆。机耕面积1423.7万亩,机电灌溉面积1221.4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44.88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折纯)使用量49.39万吨,地膜覆盖面积331.09万亩。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15%,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043.51亿元,同比增长11.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1个百分点。截止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4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全年各月份累计增速均稳定在15%左右,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分行业看,我市纳入统计的34个行业中,有3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97.1%,其中石油化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1.1%、8.8%和12.1%。2014年,全市工业用电量111.58亿千瓦时,增长10.6%。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67.62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税825.1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利润507.6亿元,增长10.5%。总资产贡献率为33.89%,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8.25%,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5.71次,同比提高0.04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6.14万元/人,同比增加3.33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9.01%,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12.64%,比去年提高16.0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1.46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09%,比去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第一产业投资3.74亿元,同比增长81.3%;第二产业投资481.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工业投资479.64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455.87亿元,同比增长17.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0.4:51.14:48.46,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为我市的经济结构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房地产投资保持增长势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完成202.47亿元,增长12.0%,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26.37亿元,增长22.3%,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1.4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937.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房屋竣工面积489.12万平方米,增长31.4%。
 
五、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公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截止2014年末,我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农村公路)已达22922.6公里,其中:国道555.1公里,省道1030.2公里,农村公路21337.3公里,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196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60.6公里。
 
邮政电讯通信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5.96亿元,比上年增长9.91%。年末全市固定交换机容量1304万门,年末固定话机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40.32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691.18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达到76.36万户。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433.9万人次,增长13.18%,实现旅游总收入91.7亿元,增长16.8%;其中接待国外游客1.2万人次,下降9.8%,旅游外汇收入283.5万美元,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