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3-30 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2015年3月24日)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8337”发展思路,坚持“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总体要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595.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63131元,可比价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6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10.8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21.4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2:45.6:37.2调整为16.5:44.6:38.9。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84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518人,登记失业率为3.81%。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67.7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45%,同比增加16.57亿元,增长11.0%。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03%,同比增加7.30亿元,增长7.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0.77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10.14%,同比增加32.26亿元,增长9.3%。
 
二、农牧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43.02万亩,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124.24亿斤,比上年增产1.11亿斤,增长0.9%。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22.23亿斤,下降5.4%;玉米产量74.05亿斤,下降0.5%;大豆产量17.3亿斤,增长25.6%;马铃薯产量4.5亿斤,下降25.7%。粮食平均亩产304.1公斤,下降0.5%。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136.67万头(只),增长9.3%。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940.80万头(只),增长9.8%;生猪存栏195.86万口,增长4.5%。全年牲畜出栏802.98万头(只),下降7.6%。牲畜出栏率37.5%,比上年减少6.9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124.14万口,比上年增加7.1万口,增长6.0%;牛出栏60.55万头,比上年减少3.9万头,下降6.1%;羊出栏612.78万只,比上年减少68.34万只,下降10.0%。良种及改良种牲畜1687.7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70.7万头(只),增长4.4%。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5.36万吨,增长0.8%,禽蛋产量4.17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127.08万吨,增长1.9%。(见表1)
 
造林合格面积完成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合格面积为3.34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积为1.11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完成43.56万公顷。机电井28.35万眼(包括人饮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44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8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21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4万公顷。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430万千瓦,增长4.1%,机耕地面积1470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27.23万吨,增长2.0%,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3.89亿千瓦时,增长1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605.30亿元,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在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5.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4.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2.0%;饮料制造业增长10.1%;医药制造业增长4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6%;木材加工业下降1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6.8%;食品制造业下降1.7%。企业产销衔接水平良好,产品销售率97.7%。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2)。
 
建筑业增加值108.88亿元,增长9.1%。全市73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33.6亿元,增长7.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2.57万平方米,增长3.2%。竣工房屋面积589.84万平方米,增长5.2%,房屋建筑竣工率为81.6%,增长1.6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15亿元,下降25%,实现税金总额5.7亿元,下降8.8%。建筑企业亏损18家,亏损面24.7%,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8659元/人,比上年增加36459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969.7亿元,增长14.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25.85亿元(不含铁路、森工及农村个体投资),增长15.3%。其中,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成投资66.94亿元,下降35%。商品房销售面积480.30万平方米,下降12.4%,商品房销售金额201.16亿元,下降0.6%。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投资投资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477.87亿元,增长17.5%。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57.48亿元,增长15.0%;第二产业投资366.52亿元,增长14.2%,其中,工业投资353.5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8.2%,增长16.2%。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45亿元,下降50.7%。制造业投资完成245.56亿元,增长68.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3亿元,下降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01.85亿元,增长16.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118.56亿元,增长19%;教育投资完成11.22亿元,下降1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170.02亿元,增长62.7%。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5.88亿元(不含其它项),增长8.3%。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499.77亿元,增长7.4%,乡村市场消费46.11亿元,增长19.0%。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8.02亿元,同比增长13.4%,商品零售457.86亿元,增长7.4%。
 
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051.54亿元,增长16.8%,其中,批发业530.17亿元,增长19.3%;零售业521.37亿元,增长14.4%。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122.15亿元,增长19.0%,其中,住宿业21.36亿元,增长15.4%;餐饮业100.79亿元,增长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