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7.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其中进口5.98亿美元,下降17.3%;出口1.81亿美元,增长35.9%。在进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完成0.44亿美元,下降43.2%。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8560万美元,增长30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4846.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率达到96.7%。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14713万吨,增长12.2%;货运周转量271.49亿吨公里,增长13.2%。公路客运量3747万人,下降3.2%;客运周转量28.48亿人公里,增长3.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6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3.85亿元,增长8%;邮政业务总量1.8亿元,下降4.3%。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73万户,比上年减少5.7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2.37万户,比上年减少5.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9.49万户,增长8.7%。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5.22万户,增长8.6%。
全年接待游客1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旅游创收190.7亿元,增长5.9%。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94.77亿元,比年初增加131.06亿元,增长9.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44.85亿元,比年初增加18.3亿元,增长4.3%;个人存款余额1049.85亿元,比年初增加112.76亿元,增长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63.14亿元,比年初增加115.07亿元,增长1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48.66亿元,比年初增加16.53亿元,增长3.1%;中长期贷款余额602.61亿元,比年初增加99.44亿元,增长19.7%;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0.1亿元,比年初增加39.57亿元,增长24.7%。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3%;赔款和给付支出15.18亿元,增长2.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44亿元,增长13.4%;赔款支出9.36亿元,增长1.2%。人寿险保费收入30.15亿元,增长36.3%;赔款与给付支出5.82亿元,增长5.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2元,比上年增长9.1%。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5元,增长8.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2元,增长8.6%。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455元,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97元,增长1.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22元,增长8.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2.5%和38.3%。年末城镇居民现住房屋人均建筑面积30.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6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7.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3平方米。城乡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大多呈现不同程度增长。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93万人,比上年增长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0.6万人,下降5.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9万人,增长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53%。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9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359元增加到367元。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9.36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1640元增加到1836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赤峰学院全年招收学生3430人,在校学生12100人,毕业生2936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赤峰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等职业院校全年招收学生2931人,在校学生8311人,毕业生2640人;43所中等职业学校全年招收学生11622人,在校学生35919人,毕业生17987人。年末全市初中和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11.71万人和25.25万人,入学率均为100%。初升高升学率达到93.6%,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12.63万人。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2万平方米(小学、初中、高中当年新增数)。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41754台,图书726.08万册。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23项。年内签订技术合同117项,合同成交额9315.25万元。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3个,博物馆15个;广播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和差转台68座,其中功率一千瓦以上43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19%,电视综合覆盖率99.14%。
全年体育健儿参加自治区级30大项比赛,共获奖牌202枚,其中金牌47枚。全年发展二级运动员96人。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1413个,其中医院87个,卫生院241个,采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个。年末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实有病床位2570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8112人。
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实有床位14304张,收养8043人。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人数达50.1万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61处。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78万公顷,封山育林4.27万公顷,飞播造林0.67万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16431吨,增长3.7%。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2万公顷。
全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上标准天数296天。全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各水源井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平均气温6.9℃,全年降水量374毫米,作物生长季(4-9月)平均日照数1623小时。
初步核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超额完成年度下降目标和“十二五”进度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