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106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6.97万人。户籍人口829.27万人,增加1.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68万人,减少0.37万人;非农业人口561.59万人,增加2.3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4‰,其中,人口出生率12.87‰,人口死亡率5.83‰。人口净迁移率-1.78‰。
“十二五”时期,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6%,比“十一五”时期低1.1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905.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981.5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5564.25亿元,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104132元,增长6.8%。
表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2015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0905.60
8.8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359.81
4.8
第二产业
4981.54
8.2
第三产业
5564.25
9.6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370.04
4.8
工业
4081.91
8.4
建筑业
906.98
7.1
批发和零售业
994.05
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55.28
4.1
住宿和餐饮业
349.13
6.5
金融业
837.49
14.1
房地产业
641.47
8.8
“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44792.3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10.4%,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6%、11.6%和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47.5:49.0调整为3.3:45.7:51.0。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年末市场主体86.49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2.95万户。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31.02万户,其中新登记5.69万户;个体工商户55.11万户,其中新登记7.22万户。企业中,私营企业28.30万户,其中新登记5.56万户。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63亿元,增长12.0%。其中,税收收入1015.91亿元,增长12.0%;非税收入229.73亿元,增长11.9%。
“十二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长17.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
表2:2015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2015年比上年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31.6712.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6312.0
#税收收入1015.9112.0
增值税97.905.6
营业税改增值税46.6420.5
营业税331.2018.4
企业所得税162.3012.1
个人所得税47.7533.9
图2:2011-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
表3:2015年价格指数(上年=100)
2015年2014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4101.9
1、食品101.5102.3
2、烟酒103.5100.4
3、衣着103.0101.2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3101.1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2.099.7
6、交通和通讯100.599.8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4100.7
8、居住100.6104.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0100.5
图3: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