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23 南平市统计局
 
比增(%)
 
粮食
 
142.09
 
-1.1
 
春收粮食
 
3.53
 
1.5
 
夏收粮食
 
15.87
 
0.8
 
秋收粮食
 
122.69
 
-1.4
 
油料
 
3.20
 
0.0
 
其中:花生
 
2.40
 
1.8
 
油菜籽
 
0.66
 
-6.8
 
甘蔗
 
9.34
 
3.4
 
烟叶
 
4.31
 
-7.4
 
茶叶
 
6.80
 
5.2
 
水果
 
83.90
 
3.2
 
蔬菜
 
198.10
 
2.5
 
食用菌(干品和鲜品)
 
11.27
 
8.9
 
笋干(鲜笋折成笋干)
 
12.95
 
5.4
 
森林蓄积量达到1.6248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2015年,全市造林绿化完成37.46万亩,阔叶树及其混交林造林比例达41%。全市竹业经济大幅增长,实现竹业产值260.89亿元,同比增长29.93%,新建竹林优化改造示范片35个,丰产高效竹林基地30.02万亩。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6.2万亩,同比增长5.1%。
 
全市生猪出栏208.37万头,比上年减少14.46万头,下降6.5%;家禽出栏3.84亿只,增加0.92亿只,增长31.4%;兔出栏253.88万头,比上年减少4.26万头,下降1.7%;羊出栏19.66亿只,增加0.58亿只,增长3.0%。肉类产量68.10万吨,增长26.8%;禽蛋产量4.75万吨,增长增14.4%;奶类产量9.85万吨,下降0.8%;
 
水产品产量12.07万吨,增长5.5%。淡水产品产量10.25万吨,增长6.3%,其中池塘产量6.95万吨,增长7.4%;水库产量2.13万吨,增长3.3%。
 
全市新增“三品一标”数量1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松溪县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组织推荐参评第八轮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7家,新增56家。组织评定2015-2016年度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8家。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109个,面积78.88万亩,2个食用菌加工企业被列为2015年食用菌标准创建单位。全市新增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企业2家,有20个畜禽养殖场筛选进入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单位
 
“十二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4%。粮食产量比2010年增加2.96万吨,年均增长0.4%;茶叶产量增加2.09万吨,年均增长7.6%;水果产量增加14.07万吨,年均增长3.7%;肉类总产量增加38.56万吨,年均增长1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工业实现增加值485.4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9.58亿元,增长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5.4%;国有企业增加7.5%,集体企业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长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1%;私营企业增长10.8%。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5.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65%,制造业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工业产品销售率96.0%,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的37个行业大类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8.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4%,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2.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6.2%,家具制造业增长13.4%,汽车制造业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346.25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产业增长10.5%,文化创意产业增长9.9%,竹加工产业增长9.2%,新型轻纺产业增长9.1%,机电制造产业增长8.2%,生物产业增长6.7%。
 
表4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增(%)
 
工业增加值
 
449.58
 
8.3
 
其中:国有企业
 
0.17
 
7.5
 
集体企业
 
1.24
 
5.6
 
股份制企业
 
385.77
 
8.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48.65
 
3.1
 
其中:私营企业
 
278.79
 
10.8
 
其中:轻工业
 
250.58
 
10.7
 
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