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50亿元,增长27.8%;电信业务总量41.01亿元,增长20.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1.2万户,减少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260.1万户,增加21.0万户。互联网用户数218.8万户,增加25.3万户。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925.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29.31万人次,增加1.7%;实现旅游总收入371.63亿元,增长18.9%,其中旅游创汇8.30亿美元,下降3.8%。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总人数累计1.09亿人次,年均增长17.3%。
八、金融
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1095.03亿元,增长8.2%。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10.78亿元,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1091.14亿元,增长8.4%。人民币金融存贷比为129.3%,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完成人民币存款余额5656.74万元,年均增长13.4%;人民币贷款余额4523.60万元,年均增长12.1%。年均存贷款比为124.7%。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45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84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控制在4.2%以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54029人。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8元,比上年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120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64元,增长9.0%。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9516元,增长6.8%;经营净收入5349元,增长14.4%;财产净收入1676元,增长5.2%;转移性收入2868元,增长8.0%。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49元,比上年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690元,比上年增长6.3%;农村居民可支配支出9349元,增长8.2%。
“十二五”期间,全市年均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6元,年均增长10.6%;年均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增长12.5%。
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003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85人;失业保险参保34.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8.5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8.46万人。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涉及退休人员13万人,月人均增加金额201.66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2084.03元,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综合参保率96.0%。新建14个社区综合服务站、68个农村幸福院项目和68个避灾示范点。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全市保障城市低保对象8602户14323人,年累计发放低保金5547.1万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7884户74105人,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37亿元;保障五保对象7426户7630人,年累计发放五保金4595.23万元;保障城市“三无”人员602户652人,年累计发放资金396.04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388户次422.4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4所普通高校招生7798人,在校生24476人,毕业生6625人;18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787人,在校生25585人,毕业生6091人;34所普通高中招生17183人,在校生50747人,毕业生17019人;129所初中招生28821人,在校生85157人,毕业生28604人;311所普通小学招生35857人,在校生200305人,毕业生28780人;664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8881人;10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302人。
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全市GDP比重为1.2%。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通过省级科技型企业备案企业51家,申报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认定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等。至2015年,全市共有省级科技型企业17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2798件,同比增长66.8%;专利授权1863件,同比增长53.8%;累计拥有发明专利41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56件,比上年末增加0.42件。已获准成立南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省第二家设区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群众文化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9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09万册。
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5%;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节目2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6%。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02,其中医院46个,卫生院11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380人(其中医生4994人),其中医院9907人,卫生院2431人;卫生机构床位共15959张,其中医院11412张,卫生院3311张。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医务性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重由改革前的22.05%上升到26.13%;住院药品收入下降13.33%。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38.53万人,参合率达99.8%。2015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7.62/10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18‰和5.69‰。
全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达200余项,参与人数20万多人;成功举办2015年武夷山国际马拉松、承办青运会男女排球项目等赛事,完成建设7个社区体育多功能运动场、5个社区健身房、3个笼式足球场和1个拆装式游泳池。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8.7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8%。其中全社会用电量下降5.5%。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2015年,南平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减排工作联席会议、黄标车淘汰工作联席会议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环保工作绩效考评权重从2014年之前占比4%,提高到2015年的10%。划定5条林业生态红线,新增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累计注销淘汰黄标车1789辆,占年度淘汰任务总数2360辆的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