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23 淮北市统计局
 
#夏粮9490832.5
 
秋粮3487447.6
 
油料47786.1
 
#花生2435-4.4
 
油菜籽184015.0
 
棉花844-15.8
 
蔬菜5147506.2
 
水果14051514.3
 
肉类947764.4
 
禽蛋5999510.3
 
水产品28952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净增60家),总数达到799家。“十二五”时期,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
 
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全年多数主要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洗煤产量3285万吨,下降5.3%;发电量152.3亿千瓦时,下降5.2%;白酒35358千升,下降2.6%;焦炭228.7万吨,下降2%。而原煤产量5206.1万吨,增长0.1%;水泥947.4万吨,增长3.9%;布10677.3万米、服装5946.3万件,分别增长7.6%和4.4%。
 
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集群化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成长,非煤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119.2亿元,比上年下降4.7%;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20.5亿元,比上年下降5.3%;煤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下降10.9%;非煤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49.5亿元,比上年增长5.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非煤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1.9%,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35.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0.7%,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图4:
 
“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四: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完成数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5206.10.1
 
洗煤万吨3285.0-5.3
 
发电量亿千瓦时152.3-5.2
 
小麦粉万吨132.010.5
 
饲料万吨174.28.7
 
饮料酒千升128533-5.8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35358-2.6
 
啤酒千升93087-7.0
 
纱吨59888-4.8
 
布万米10677.37.6
 
服装万件5946.34.4
 
焦炭万吨228.7-2.0
 
水泥万吨947.43.9
 
瓷质砖万平方米1471.2-18.6
 
日用玻璃制品吨71626-1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8.4亿元,比上年下降2.6%;实现利税103.3亿元,利润32.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8.9%和21.4%;亏损企业亏损额36.8亿元,增长60.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7.7%,比上年降低8.1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8家,从业人员25635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1亿元,下降32.6%;实现工程结算收入51.1亿元,下降25.0%,竣工产值24.1亿元,下降16%;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7.2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88.9万平方米。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在建施工项目12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56个,计划总投资2115.4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3亿元,增长10%。其中项目投资777.5亿元,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147.8亿元,下降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7亿元,增长75.6%;第二产业投资575.3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319.3亿元,增长0.7%。全年工业完成投资564.2亿元,增长12.7%,其中采矿业投资36.7亿元,增长0.1%;制造业投资472.7亿元,增长10.5%;电力行业投资54.8亿元,增长51.7%。“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量的3.14倍;年均增长20.3%。全年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7.8亿元,比上年下降3%。其中,住宅投资92亿元,下降6.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6.7亿元,下降12.9%。房屋施工面积1447.7万平方米,增长2.5%;房屋竣工面积161.7万平方米,增长44.2%。商品房销售面积126.5万平方米,增长4.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5.1万平方米,增长10.3%。
 
以“九个一”工程为引领,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全年45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平山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2号机组即将投产。海聚科技高速贴片生产线增至8条,投资25亿元的煤焦化综合利用二期投料试产,163个转型升级和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全市持续推动煤电产业做大做强。袁店一井、袁店二井、杨柳、青东4对矿井建成投产,中利电厂二期、大唐虎山电厂、平山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成为我省四大化工基地之一。加快推进食品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机械制造业向高端成套设备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精细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海聚科技、金龙机电、相邦铝基复合材料、华孚色纺、华中天力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和符夹线扩能关键节点工程进展顺利,青阜线电气化改造启动。S06宿登(泗许)高速淮北段、S305宿阜路等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完成浍河(蕲县-南坪段18公里)航道疏浚,南坪港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淮水北调及市级配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已基本具备通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