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6-04-22 吉林市统计局
 
图6:
 
对外经济贸易
 
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4%。其中出口6.2亿美元,下降27.6%;进口4.4亿美元,下降22.1%。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实现1亿美元,增长3.3%。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达到195家,进出口商品达到770种,与96个国家(地区)有经贸往来。
 
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建设取得新成果。2015年,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6亿元,不变价增长10.5%;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2.8%;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2亿元,增长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6
 
亿元,增长13.5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亿元,增长9.7%;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8.5亿元,完成计划率103%;外资到位资金1.1亿美元,增长5%。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不变价增长11.6%;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3.8%;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9%;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00万美元,增长12.1%。
 
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运输量②7740万吨,增长6.1%;货物周转量255.2亿吨公里,增长6.6%;全年旅客发送量3996万人次,下降5.2%;旅客发送周转量21.8亿人公里,下降1%,其中公路21.6亿人公里,下降1.2%;水运2067.21万人公里,增长24.65%。
 
截至201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90.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4.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0.5万辆,增长11.9%;民用轿车拥有量24.2万辆,增长13.1%,其中私人轿车22.4万辆,增长14.9%。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92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52.5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18.8%。年末移动用户398.3万户,固定用户90.0万户,宽带用户72.8万户。
 
旅游业
 
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542.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省比重达23.4%;接待旅游者人数380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占全省比重达27%。
 
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全市完成旅游业投资45亿元,续建和新建旅游项目29个。核心景区项目松花湖、雾凇岛“一南一北”吉林市两大核心旅游品牌建设推进迅速。松花湖风景区坝东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停车场竣工投入使用;五虎岛水上乐园完成二期扩建,新建15艘仿古游船投入使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投资3800万元,新建4条索道及相关设施。北大壶度假区国家登健身山步道基础建设全线贯通;北大壶旅游度假区被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建大绥河四季滑雪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市滑雪又一重要品牌。圣德泉投入8000万元,新建的水上乐园、保龄球馆、4D影厅、养生公寓、会议中心等项目全部完工;神农温泉投入1.8亿元,续建的五星级宾馆客房、温泉娱乐中心及配套活动场所建筑工程全部完工;卓远温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全面展开。
 
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城市旅游品牌得到强化。与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合作,对雾凇冰雪节、开江鱼美食节、韩屯研讨会、薛贵良美术展等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打造推介“南游桂林,北游吉林,寒来暑往,富桂吉祥”旅游品牌。接待马来西亚、福建、济南、集安等地的旅游同业来吉林市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开展区域旅游大合作。我市冬季冰雪旅游再次成为热点。雾凇岛接待游客35万人次,增长130%。韩屯、曾通两个村镇农家乐旅游经营点快速发展,整个雾凇岛农家乐数量已经达到了120家,床位超过1万张。吉林至宁波K77/K78“雾凇号”冠名旅游列车成功首发,成为我市旅游流动城市名片。列车由北向南途经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7省2市,旅客流动性大,全年运载旅客200余万人次,宣传受众广。
 
传统节庆活动特色鲜明,城市旅游形象和影响力显着提升。成功举办了第20届雾凇冰雪节;第10届开江鱼美食节;吉林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第十四届中国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
 
配合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展“三大活动”,成功举办“金鸡啼晓、百花吐艳”薛贵良中国画作品展,借电影节时机召开“吉林市雾凇冰雪旅游资源推介会”,完成电影节献礼影片《我们遇见松花湖》的拍摄及首映,该部影片荣获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影展纪念奖和特别贡献奖两项殊荣,给吉林市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3.2亿元,比年初增加303.1亿元。其中:本外币境内存款余额2491.2亿元,比年初增加302.2亿元;本外币境外存款余额2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09.3亿元,比年初增加304.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98.5亿元,比年初增加332亿元,其中:境内贷款余额1698.5亿元,境外贷款余额0.002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财、寿险公司2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1家,寿险公司16家。全年保费收入72.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7.3亿元;财险赔款金额7.8亿元,寿险给付金额13.9亿元。
 
二、社会发展
 
科技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成效显着。投入资金3035万元,重点组织实施了139个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有32个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共提供支持补助资金1462.1万元,支持补助项目366项。重点推进了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共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10项,争取资金1.1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2178件,同比增长7.7%。组织推荐省科技奖73项,获奖45项。利用科技大市场平台发布项目377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268万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调融资15亿元,贴息438万元。成立科技“小巨人”企业联盟,培育、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4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