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2016-04-22 吉林市统计局
 
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5年,投入87.5万元,为21个街道、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器材343件。协调省体育局投入646万元为21个乡(镇)街、30个社区、115个行政村配建了1个健身广场和167处全民健身路径。投入18万元对全市破损健身器材进行了全面维修。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6片多功能运动场。对冰上训练馆进行了全面改造、维修,对雪上竞技训练中心K40跳台、3.5公里越野雪道进行了改造。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等方式对滑雪场、游泳馆、漂流进行检查60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6份,整改合格25家(次)。
 
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体育彩票销售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额达到5.4亿元,彩票市场占有率达50.5%。依托大型体育场馆,打造商展、演出产业链。浇制39块公益冰场,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体育场馆管理经营走入正轨。新建的吉林体育馆、冰上中心训练馆、体育运动基地综合训练馆、雪上竞技训练中心运动员公寓等场馆陆续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晚会及明星走红毯仪式、吉林体育馆落成大型演出活动、“吉林城建吉林铁投”杯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2场CBA篮球赛以及“好声音”演唱会等。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2015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线48.1公里,对乐园一区、乐园二区、万达小区、锦东小区等二十五个供水区域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极大地降低了管网漏失率,进一步保证了居民饮水安全。自来水供水总量12727万立方米,其中售水量为8849万立方米。吉林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全年污水处理量为10102万立方米。
 
2015年,改造供热管线372.9公里,完成热计量改造140.2万平方米,供热总量3018.5万吉焦。全市在网供热面积7592.8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6036.9万平方米,停热面积155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96%。取缔非居民供热小锅炉22座,并网面积38万平方米。
 
2015年,铺设天然气中低压管线、庭院管线57.3公里。新发展天然气用户31232户,解决遗留户5994户。液化气供气总量3.3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34328.7万立方米。家庭用液化气用户4.9万户。
 
2015年,全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350台。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89条,运营线路网长1390.6(单程)公里,营运车辆总数1368台,客运总量2.4亿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5099辆。
 
三、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5年末,吉林市户籍总人口426.2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4.63万人,女性人口211.61万人。城镇人口223.05万人,乡村人口203.19万人。2015年,全市出生人口2.58万人,死亡人口2.75万人,人口出生率6.04‰,死亡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0.39‰。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4.83%,下降0.44个百分点;一胎率达71.61%,下降7.9个百分点。
 
就业
 
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1.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120人。开展创业培训1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亿元,扶持2577名创业者,带动就业2.3万人。
 
生活与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统计:2015年,吉林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73.4元,增长6.4%;吉林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5元,增长4.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65.4元,增长9.7%。
 
截止2015年末,全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平方米,增加0.87平方米;全市有11015户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补贴政策,有4048户家庭住上了新分配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完成“暖房子”工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4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近2万户。
 
截止2015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5.1万人,其中非公经济组织参保48.2万人,扩面新增3.9万人。实际缴费人员54.6万人,其中个人续保23.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1.7万人。
 
征缴养老保险费50.1亿元,其中清收欠费8.1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5亿元,其中清欠金额为3,754万元。
 
离退休人数为47.4万人,新增退休2.2万人,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97.5%,离退休人员实际支付100.4亿元,当期拨付率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297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率100%。
 
2015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6.5万人,比上年增长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1.8万人,比上年增长13%;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5.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71个。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21个,全市各类社会福利企业40户,安置1023名城镇残疾人就业,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96亿元,接受社会捐赠941万元。
 
全市有220883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其中:城镇有106028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114855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4450人享受到农村五保救助。低保保障资金达70227.3万元,其中:城镇低保支出46576.3万元,农村低保支出23651万元。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6324人;安置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1623人,保障离退休、退职人员1258人。其中:本年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职工35人。登记管理社会团体565个,民办非企业462个。本年登记结婚35469对,离婚20985对,救助4013人次。
 
资源和环境
 
2015年,吉林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为24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6%。
 
松花江吉林江段兰旗大桥、清源桥、哨口、溪浪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Ⅱ类水体,水质状况为优,各断面均满足水质功能区类别要求。出境断面白旗水质类别为Ⅱ类水体,优于国家目标水质标准。细鳞河肖家船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水体,水质状况良好。辉发河福兴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水体,水质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