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21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地区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4亿元①,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②。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5.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0.6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2亿元,同比增长7.1%。从各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50.8:30.5,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万元人民币,增长7.2%,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8509美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下降0.4%。分类别看,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类上涨1.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2%;衣着类上涨0.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6%;居住类价格下降1.3%。从流通、生产、建设领域看,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分别下降2.1%。
 
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
 
年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低于控制目标0.1个百分点。全市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3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12.6万人。全市城镇就业技能培训951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万人。全市创业培训5024人。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3.8%;非税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6.5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176.1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5%。
 
二、农牧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34.9万亩,同比增长5.7%。粮食播种面积539.9万亩,同比增长4.7%。其中,小麦面积115.5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增长1.0%;玉米面积420.7万亩,比上年增加26.5万亩,增长6.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74.8万亩,同比增长7.0%。其中,花葵面积346.2万亩,比上年增加17.9万亩,增长5.5%;油葵面积15.4万亩,比上年减少7.6万亩,下降32.9%;番茄面积15.8万亩,比上年增加2.7万亩,增长20.3%。耕地内种草20.2万亩,同比增长1.9%。
 
全市粮食总产量69.3亿斤,同比增长6.3%。其中,小麦产量8.1亿斤,与上年持平;玉米产量61.1亿斤,同比增长7.6%;杂粮产量0.2亿斤,同比下降46.3%。油料总产量15.5亿斤,同比增长4.8%。其中,花葵产量14.7亿斤,同比增长7.5%;油葵产量0.5亿斤,同比下降35.4%。番茄总产量18.0亿斤,同比增长24.6%。
 
日历年度全市猪牛羊存栏头数801.5万头(只),同比增长3.7%。猪牛羊出栏头数979.5万头(只),同比增长2.0%。猪牛羊肉总产量19.6万吨,同比增长2.6%;牛奶产量42.3万吨,同比增长11.6%;山羊绒产量728.0吨,同比增长2.4%;禽蛋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0.8%。
 
201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全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9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1.8万亩(乔木造林17.4万亩、灌木造林14.4万亩)、飞播造林20.5万亩、封沙育林36.7万亩、工程固沙1.0万亩。
 
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85.0万千瓦,同比下降4.2%;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化肥施用量(按折纯)25.6万吨,同比增长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79.9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从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0.1%,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7.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9.5%。从行业看:炼焦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6.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长37.4%;纺织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7.1%;煤碳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31.0亿元,同比增长5.7%。从优势特色产业看: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86.1亿元,同比增长12.9%;矿产品采选及冶炼业实现增加值105.6亿元,同比增长12.6%;化学工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同比增长2.5%;电力工业实现增加值33.1亿元,同比下降2.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所示: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7.6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利税29.5亿元,同比下降28.0%。其中,实现利润12.0亿元,下降43.3%;实现税金17.5亿元,下降11.6%。
 
全市辖区内具有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57家,从业人员3.7万人。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6.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4.5亿元,同比增长14.4%。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266.7亿元,下降4.4%;集体控股投资0.9亿元,增长2.9倍;股份合作和联营投资2.3亿元;有限责任投资232.3亿元,增长40.2%;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5.2亿元,增长1.7倍;私营投资112.9亿元,增长36.2%;港、澳、台商投资5.8亿元,下降4.5%;外商投资4.5亿元,下降33.2%;其他投资4.1亿元,下降84.6%。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投资比重较大,占全部投资的97.2%,完成投资645.9亿元,同比增长15.1%;中央项目投资18.6亿元,同比下降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6.2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工业投资370.8亿元,同比增长4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4.0亿元,同比下降4.4%。从主要行业投资看:采矿业投资81.5亿元,同比增长18.2%;制造业投资119.9亿元,同比增长41.8%;电力投资140.2亿元,同比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07.0亿元,同比增长22.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39.0亿元,同比增长18.0%;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投资18.5亿元,同比下降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