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21 包头市统计局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稳步发展,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28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3.9万人,乡村人口49.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2.7%,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8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830.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850.2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48.4%和48.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34385元,增长7.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1581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除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8%以外,其余七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其中衣着价格涨幅居首,达到4.9%,拉动居民
 
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2015年
 
居民消费价格
 
0.9
 
食品
 
0.1
 
#粮食
 
1.7
 
肉禽及其制品
 
0.4
 
油脂
 
-0.9
 
鲜蛋
 
-13.6
 
水产品
 
0.1
 
鲜菜
 
2.0
 
干鲜瓜果
 
0.4
 
烟酒及用品
 
2.5
 
衣着
 
4.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7
 
交通和通讯
 
-0.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2
 
居住
 
0.3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为173.3亿元,增长15.6%;非税收入79.0亿元,下降6.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达330.0亿元,增长13.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2.5%。民生支出中,教育支出50.2亿元,增长1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4亿元,增长2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0.4亿元,增长23.3%;住房保障支出13.9亿元,增长55.5%。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万公顷,下降3.1%。全年粮食总产量105.7万吨,比上年减少2.5%。其中,小麦产量6.4万吨,增长6.1%;玉米产量88.9万吨,增长3.8%;马铃薯产量9.2万吨,下降40.6%。全年油料产量6.0万吨,下降18.5%;蔬菜产量100.3万吨,下降2.3%。
 
年末全市牛存栏25.6万头,下降7.0%;羊存栏212.2万只,增长3.7%;猪存栏25.1万头,下降4.2%。年末牛出栏24.3万头,下降1.6%;羊出栏418.8万只,增长2.6%;猪出栏55.6万头,下降0.3%。全年肉类总产量16.4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4.6万吨,与上年持平;牛肉产量4.0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6.9万吨,增长1.5%。禽肉产量6398.0吨,与上年持平;禽蛋产量2.7万吨,增长1.6%;牛奶产量98.3万吨,下降3.6%;水产品产量8861.0吨,增长2.7%。
 
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6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农业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7401台,小型拖拉机29159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879台,联合收获机1633台。机耕面积28.3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机播面积27.6万公顷,增长0.2%;机械收获面积23.2万公顷,增长22.6%。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02家;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9家,其中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30家、市级113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其中轻工业增长7.4%,重工业增长1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和1.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6.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