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18 和田地区统计局
2015年,面对“三期叠加”的维稳形势和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田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立足区情,科学分析现状,提升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全地区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态势,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孕育了新的希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11.2%,增幅回落0.2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60.3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39.05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134.49亿元,增长16.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1.6和8.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5.8:16.7:57.5。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07元,增长13.5%,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1573美元,比上年增加109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消费价格创六年来最低涨幅。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
 
指标名称
 
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涨跌幅度(%)
 
一、食品
 
-1.4
 
二、烟酒及其用品
 
1.2
 
1.粮食
 
1.1
 
三、衣着
 
3.2
 
2.肉禽及其制品
 
-7.1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6
 
3.蛋
 
-4.0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7
 
4.菜
 
0.2
 
六、交通和通信
 
-1.1
 
5.干鲜瓜果
 
-5.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7.2
 
6.在外用膳食品
 
7.6
 
八、居住
 
1.6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1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37亿元,增长8.8%。其中:农业增加值37.38亿元,增长6.0%;林业增加值1.12亿元,下降7.7%;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17.7%;渔业增加值0.23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6.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99.58万亩,比上年增长4.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6.85万亩,增长5.8%,粮食产量112.27万吨,增长4.7%,总产量连续八年超百万吨,亩均单产420.73公斤,下降1.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40.16万亩,增长6.7%;玉米播种面积114.07万亩,增长5.3%;水稻播种面积11.92万亩,增长0.1%。棉花面积57.36万亩,下降6.6%,总产为5.58万吨,下降11.3%;油料面积6.37万亩,下降15.9%,产量1.10万吨,增长4.2%;蔬菜面积17.51万亩,增长15.9%,产量35.10万吨,增长7.9%;瓜果面积7.70万亩,增长2.6%,产量16.10万吨,下降5.0%。
 
全地区人工造林面积24.5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22.8%;木材采伐量24947立方米,增长11.6%;水果总产量49.92万吨,增长9.4%;其中:红枣产量9.65万吨,增长32.4%;人均红枣产量达42.13公斤,增长27.4%;人均红枣纯收入262.65元,增长21.9%。核桃生产全面丰收、产量达15.44万吨,增长27.9%;人均核桃产量达67.4公斤,增长23.2%;人均核桃纯收入1309.0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1.5%,增长13.7%。
 
全地区牲畜存栏达521.22万头(墨玉县牲畜存栏超过12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4%;牲畜出栏达505.64万头,增长4.0%;繁殖成活数达445.66万头,增长3.9%;适龄母畜达363.50万头,增长1.4%,适龄母畜占年末存栏数的69.7%;肉量总产达14.51万吨,增长18.9%;奶类产量达5.77万吨,增长94.5%;禽蛋产量达4.66万吨,增长96.1%。全地区家禽存栏达1018.11万只,增长6.4%;出栏达4396.58万只,增长16.1%;禽肉产量达4.73万吨,占总肉产量的32.6%,增长15.9%;人均禽肉20.64公斤左右,增长11.5%。
 
全地区鱼类养殖面积3.74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3.9%;总产量达2597吨,增长8.3%;每亩单产69.44公斤,增长12.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1.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柴油机动力78.63万千瓦,增长12.8%;汽油机动力2.76万千瓦,增长35.0%;电动机动力10.06万千瓦,增长6.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5753台,增长7.6%;小型拖拉机5288台,下降7.6%;农用排灌柴油机70台,增长84.2%;农用排灌电动机1588台,增长8.9%;农用水泵2157台,增长16.5%;联合收割机70台,下降16.7%;机耕面积363.02万亩。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06.96万亩,比上年增长11.8%;新增耕地灌溉面积32.4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5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82万亩;新达标堤防长度17.92公里。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9.9万吨,比上年增长2.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79吨,下降6.6%;农药使用量481.22吨,下降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不包含兵团)增加值5.52亿元,增长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65亿元,增长99.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87亿元,下降3.1%。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增长93.1%;小型企业下降5.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1.7%,制造业增长1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97亿元,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0.82亿元,增长61.7%。全社会用电量20.91亿千瓦时,增长11.4%,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8.30亿千瓦时,增长3.1%(工业用电量7.73亿千瓦时,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