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地区8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80亿元,其中,2015年新增投资1.4亿元。入驻园区单位576家,其中工业企业373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带动和促进1.78万人就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21.5万平方米,下降45.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2.8万平方米,下降5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47亿元(不含农户、兵团及跨区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7.09亿元,增长78.8%;第二产业投资54.14亿元,下降7.7%;第三产业投资190.24亿元,增长28.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兵团及跨区项目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8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1%;民间投资80.22亿元,下降7.2%;基础设施投资79.07亿元,增长2.1%。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7.67亿元,增长11.7%;乡村零售额8.39亿元,增长13.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23亿元,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83亿元,增长18.9%。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31.24亿元,增长11.1%;餐饮收入4.83亿元,增长18.8%。从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57亿元,增长1.0%;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28.49亿元,增长15.4%。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3%,中西药品类增长5.2%,书报杂志类增长13.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61.2%,汽车类下降24.3%。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79.4万美元(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下降7.9%。其中,出口额748.2万美元,下降3.8%;进口额231.2万美元,下降19.2%。
六、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年末全地区民营企业4213家,增长36.6%;从业人员3.54万人,增长22.1%;注册资金138.29亿元,增长55.5%。个体工商户4.30万户,增长17.5%;从业人员8.52万人,增长17.7%;注册资金15.02亿元,增长29.9%。农民专业合作社1959家,增长23.7%;成员3.68万户,增长13.9%(其中农民成员3.15万户,增长15.8%);出资总额26.44亿元。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135个新建和续建项目,总投资额99.71亿元,下降27.6%。其中:自治区外投资项目89个,总投资额83.93亿元,实际到位41.19亿元,增长16.7%。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8739.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7531.2公里,“十二五”期间,和田作为示范地区,深入推进“畅通富民”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9.0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6006.5公里,共有62个乡镇、682个行政村、11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墨玉河二桥和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公路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乡镇通畅率达98.9%,建制村通达率达98.6%,通畅率达92.7%。
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3550万人,比上年增长7.8%;旅客周转量26.16亿人公里,下降13.7%;公路货物运输量2987万吨,增长0.4%;货物周转量82.89亿吨公里,增长2.2%。全年航班起降6428架(次),增长4.1%;航空旅客吞吐量71.9万人(次),增长7.5%;货邮吞吐量1175吨,下降38.3%。
年末全社会民用车辆拥有量41.83万辆,比上年增长1.9%。其中:汽车17.96万辆,增长7.4%;摩托车20.17万辆,下降3.3%;拖拉机3.10万台,增长8.0%;挂车0.60万辆,同比持平。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34.77万辆,增长2.7%。
邮电业务快速增加。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邮政业务量0.57亿元,增长16.3%;电信业务量15.78亿元,增长10.2%。邮政函件业务10.31万件,包裹业务9.11万件,快递业务量8.07万件。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8.82万户,增长6.0%;固定电话用户10.95万户,下降24.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部/百人。
旅游接待下降明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0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6.8%。其中:国内游客79.70万人次,下降26.7%;入境游客0.30万人次,下降60.0%;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55亿元,增长92.9%。年末共有星级宾馆15个,A级旅游景区18个,星级农家乐38家,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4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与上年相比持平;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49亿元,增长16.4%;非税收入5.12亿元,增长2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3.15亿元,增长23.8%。其中,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大幅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69亿元,增长59.2%;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25.00亿元,增长28.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58亿元,增长17.0%;教育支出54.57亿元,增长25.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60亿元,增长20.0%;农林水事务支出29.77亿元,增长18.2%。财政自给率由上年的8.4%下降至8.0%,下降0.4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稳健有序。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速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3.02亿元,增长19.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40.13亿元,增长18.8%;广义政府存款余额158.24亿元,增长7.2%。各项贷款余额169.91亿元,增长23.6%,增速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0.63亿元,增长8.2%。在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36.62亿元,增长24.0%;中长期贷款余额44.01亿元,下降2.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9.28亿元,增长43.1%。存贷比由上年同期的32.7%提高到35.3%,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保费收入稳速增长。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9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47亿元,增长2.9%;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46亿元,增长8.1%。全年保险赔付额2.62亿元,增长7.4%。其中,财险当年赔付2.16亿元,增长2.6%;寿险当年赔付0.46亿元,增长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