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5.1
公路(万人公里)
246030
233960
5.2
水路(万人公里)
5413
5368
0.8
注:本表由安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提供。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7亿元,增长13%;电信业务总量19.57亿元,增长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9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50万户,公用电话用户2.2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8.29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64.9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7.1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27.8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5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22.12亿元,增长16.2%。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83.24亿元,增长13.6%;乡村市场35.96亿元,增长12.9%。按消费形态分,实现商品零售181.53亿元,增长12.4%;实现餐饮收入37.67亿元,增长18.7%。
七、市场价格
2015年,安康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
2015年安康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项目名称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5
其中:食品
101.5
烟酒
104.1
衣着
99.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2
交通和通信
99.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8
居住
103.5
八、国内国际旅游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851.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7%;旅游总收入1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旅游外汇收入58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接待国内游客2848.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7%;国内旅游收入1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九、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766.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全部为出口。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合同外资531万美元,增长4.1倍,实际利用外资(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103万美元。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2.71亿元,比年初增加14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547.20亿元,比年初增加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年末,全市境内有证券营业部4家,期末证券开户数3.6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554户;证券市场交易量633.48亿元,增长2.9倍。
全年24家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7.51亿元,产险保费收入5.56亿元。产险赔付2.9亿元,寿险公司给付2.32亿元(含满期给付),赔款支出0.30亿元,退保金支出2.87亿元。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144人,其中本科2535;年末在校学生21209人,其中本科10906人。
全市共有普通小学631所,在校生17.83万人;普通中学200所(其中初中166所、高中34所),在校生14.11万人(其中初中83720人、高中57352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9%、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86%。
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5所,招生8553人,在校学生2.2万人。
全市共有幼儿园440所(其中:公办234所,民办206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学前班)8.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残疾学生275人。
全年地方登记科技成果共43项,其中:工业4项,农、林、牧、渔15项,建筑业1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5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2项。
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6项,合同成交额3751万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5项,成交金额1880万元;技术转让合同1项,成交金额10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20项,成交金额1771万元。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479件,其中发明专利54件,实用新型专利153件,外观设计专利272件;专利授权量3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107件,外观设计专利213件。
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个、纤维检验机构1个;县级质量技术检测检验机构9个(计量检定、质量检验双职能)。
全年完成25个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年审;强制检验计量器具65691台件;完成定量包装检测86批次,检验纤维制品321批次,检验特种设备2608台件、压力管道1.581KM,气瓶22216只。
全年共有10个产品(其中7个新申报,3个复评)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有8个产品(其中6个新申报,2个复评)获得市特色品牌产品称号;6种产品获准使用富硒食品专用标志。围绕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全市申报了1大类7项标准为省地方标准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