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61.17亿元,下降4.1%;财政支出315.6亿元,增长1.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360.95亿元,比年初增加128.58亿元,增长10.4%。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30.84亿元,比年初增加151.20亿元,增长22.2%,其中:短期贷款290.71亿元,比年初增加38.21亿元,增长15.1%;中长期贷款512.55亿元,比年初增加93.29亿元,增长22.3%。
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8个,其中:财险机构16个,寿险机构12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8.32亿元,增长38.5%,其中:财险业务收入10.61亿元,增长10.0%;寿险业务收入17.71亿元,增长63.9%。全年赔款及给付7.97亿元,下降0.3%,其中:财险业务赔款支出6.28亿元,增长5.0%,机车险赔款支出4.8亿元,居财险各险种赔款之首。寿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69亿元,下降15.9%。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421所,其中:普通中学120所,普通小学30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73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8.6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91人。2015年幼儿园583所,在园幼儿12.86万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4.5%。
全年登记市级科技成果108项,获市科学技术奖4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057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011项,其中:发明88项;授权量611项,其中:发明32项。
十一、文化、档案、广电、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682人;文化馆(站)192个,从业人员939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85人,藏书95.7万册;艺术表演场馆2个,从业人员31人。全市创作戏剧作品16部,曲艺、小品27个,歌曲24首。
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80.8千册;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466个,已建立村级档案室209个。
全年《延安日报》发行347期、1249万份。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1146期、8940条;广播新闻559期,12476条,其中:电视新闻在中、省台播出123条,广播新闻在中、省台播出156条,《百姓关注》播出365期。电影公益放映4.1万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全市广电网络县、乡镇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7.58万户,其中:当年新增46.1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1.51万户。全市电视覆盖率99.92%,广播覆盖率99.82%。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244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22个;床位1.2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万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515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528人,全市共接呼救电话2.2万次,出动急救车辆2.2万辆次,接回伤病人员1.62万人。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14个,建成全民健身广场106个,建立了105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08人。全市范围内建成了50个室内健身房、228条全民健身路径、130个晨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77万人。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386个,共销售体育彩票2.63亿元,筹集公益金1830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
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5639吨,比上年削减1.9%;氨氮排放量3096吨,比上年削减3.13%;二氧化硫排放量24696吨,比上年削减0.7%;氮氧化物排放量18869吨,比上年削减4.09%。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2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市、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514人次,检查企业106家次,发现环境问题93个,其中依法查处58起,限期整改26起。累计建成323座应急拦污设施,建成高标准清洁文明井场34137个、建成废水处理、回注站403个,回注井5905口,石油废水回注量达3370万吨。年管输原油894万吨,管输率达到55.4%。
全年共清运生活垃圾41.01万吨,处理生活垃圾38.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14%。完成供水4283.53万吨,售水量3521.75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1868.81万吨。销售液化气8233.38吨、供气总量(天然气)27167.13万立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92.15万平方米。全年共处理污水3451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26%。
十三、人口和计划生育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3.13万人,城镇化率57.32%;人口自增率4.32‰,出生率10.53‰,死亡率6.21‰。
全市共有计生单位187个,其中:计生机构89个,县区计生服务站13个。共有干部职工1922人,其中:计生行政管理人员338人,县区计生服务站307人。全市年末已婚育龄妇女45.27万人,其中:落实节育措施40.78万人,节育率90.1%。年末全市已有16周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2.39万户;农村双女绝育户1.37万户。
十四、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就业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27元,比上年净增加2539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5元,比上年净增加996元,增长10.2%。
城乡居民收入(单位:元)
8.gif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1.4万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22.9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0.9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7%。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33个(包含敬老院),拥有床位5076张。全年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30万户、4.97万人,保障标准为445元/月;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89万户、11.7万人,保障标准为2500元/年。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