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6-04-15 甘孜州统计局
 
八、财政[8]、金融[9]和保险[10]
 
积极培植重点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全州实现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4亿元,增长14.1%。实现税收性收入21.11亿元,增长12.4%。其中,增值税收入2.81亿元,增长6.6%;营业税收入10.58亿元,增长7.0%;企业所得税收入1.69亿元,下降4.0%;个人所得税收入0.87亿元,增长48.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6.43亿元,增长9.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3亿元,增长15.7%;教育支出33.60亿元,增长28.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1亿元,增长8.9%;医疗卫生支出22.54亿元,增长20.0%;农林水事务支出53.49亿元,增长37.3%;交通运输支出72.59亿元,下降7.6%。
 
年末,各类存贷款余额818.80亿元,增长18.0%。其中,存款余额588.31亿元,增长17.8%;各类贷款余额230.49亿元,增长18.8%;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余额净增36.44亿元。金融业发展加快,增加值达到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7%,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保险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5年,全州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58亿元,增长5.8%;保险理赔支出达1.87亿元,增长20.8%。
 
九、教育[11]和科学技术[12]
 
各级各类学校共894所。其中,幼儿园369所,小学465所,中学54所(其中:普通中学51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
 
在校生18405人。其中,幼儿园在园人数25644人;小学在校生97110人,入学率99.14%;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0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5049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1211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204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专科学生数8633人,预科生454人。
 
各类毕业生44133人。其中,幼儿园离园人数12938人、小学毕业生13682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2940人、职业中学毕业生426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838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309人。
 
专任教师12802人。其中,幼儿园教师1230人、小学教师7457人、普通中学3352人、职业中学110人、特殊教育20人、中等专业学校29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342人。
 
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共有486所,寄宿制学生111822人,其中:小学72320人,特殊教育100人,初中27314人,职业中学1208人,高中10880人。
 
抓实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2015年全州各类人才总数达15.9万人。实施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本土紧缺人才1292名。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申请专利312项,实施科技项目254项,科技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十、文化[13]、卫生[14]和体育[15]
 
2015年,全州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6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保单位60处,州保单位221处,县保单位869处。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3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9个,州级非遗保护项目63个。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19个,文化站325个。
 
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节目内容日渐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通过“村村通”工程、州县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村村响”工程的实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99%和95.65%,分别比上年提高1.51、1.56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申办2018年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州民族体育馆主体工程建设完毕,累计完成项目投资6200万元。完成了5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并投入使用;完成45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队参加2015年四川省老年协会的象棋、门球、太极拳(剑)、乒乓球、健身秧歌(腰鼓)比赛,均获得优秀参赛奖,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组团参加2015年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7枚金牌、11枚银牌、4枚铜牌。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押加项目比赛,取得3银2铜的良好成绩。
 
医疗卫生机构2725个。其中,医院41个、疾控中心19个、卫生监督机构19个、妇幼保健院19个、乡镇卫生院334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3个、社区服务机构2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2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7个、诊所医务室139个、村卫生站(室)2129个。卫生人员达到906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849人,其他技术人员202人,乡村医生2133人,卫生员107人,管理人员509人,工勤人员264人。病床达到4918张。其中,医院2998张,卫生院1707张,其他卫生机构213张。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1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8元,增长8.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051元,增长11.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7%,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8元,增长14.5%。生活消费支出人平达6117元,增长1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4%;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深入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全州城镇新增就业747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1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58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0.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1万人。
 
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693元提高到2376元。康北儿童福利院竣工投用。“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集中供养基本实现全覆盖。设立州爱心慈善基金,累计筹集善款达1.3亿元。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达到82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4945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8044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8066.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6078人,农村低保资金支出29977.27万元。
 
十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