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充市统计局
2016年3月17日
2015年,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16.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2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41.1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39.86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9%、56.5%和3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881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50.9:27.2调整为22.1:48.9:29.0。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922.1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GDP的6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58.9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214.12亿元,增长9.5%。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1.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3.7%。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城镇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8
1.4
其中:食品
1.1
1.8
烟酒及用品
2.1
2.5
衣着
3.0
0.7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5
1.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7
2.3
交通和通信
2.5
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4.9
1.5
居住
-1.1
0.4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4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04万公顷,增长1.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4.53万公顷,增长4.4%。
全年粮食总产量312.02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小春产量74.60万吨,增长2.1%;大春产量237.42万吨,增长2.4%。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8.72万吨,增长1.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41.20万吨,增长5.6%;园林水果产量56.15万吨,增长3.1%。
全年生猪出栏614.12万头,比上年下降2.7%;牛出栏13.89万头,增长5.8%;羊出栏187.66万只,增长5.1%。全年肉类总产量58.71万吨,下降1.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72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393公顷,封山育林333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725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7.1%。天保工程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9.93万公顷。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22万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9.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8463公顷,比上年增长0.5%。水产品产量10.42万吨,增长2.7%。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9.82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0.60万吨。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65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9.90万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3平方公里,累计4965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5.03万人。
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1.49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4.86万千瓦,增长4.5%。全年农村用电量6.41亿千瓦时,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见表2。
表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指标
比上年(±%)
工业增加值
9.8
#轻工业
8.0
重工业
11.2
#国有
6.8
集体
5.9
有限责任公司
9.3
股份有限公司
4.2
私营企业
11.1
其他内资
7.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