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15 绵阳市统计局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多重挑战,认真组织实施“两个一号工程”,狠抓项目投资,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改革开放、城乡统筹,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0.33亿元,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0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58.9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581.35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7:51.0:33.3调整为15.3:50.5:34.2。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022.56亿元,增长9.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0.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其中:食品上涨3.1%、衣着上涨2.6%、居住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0%、烟酒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3.4%。
 
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年末全市工业化率42.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8.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科技城。按照“一核三区多园”新口径,全年科技城实现二三产业增加值1201.00亿元,增长9.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73.1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27.80亿元,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87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08亿元,同比增长13.8%。
 
二、农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5.06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增加值152.51亿元,增长3.5%;林业增加值9.43亿元,增长3.8%;牧业增加值88.43亿元,增长4.4%;渔业增加值9.68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5.5%。
 
农产品产量。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36万公顷,增长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98万公顷,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4.10万公顷,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220.90万吨,增产2.3%。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68.84万吨,增产1.9%;小春粮食产量52.06万吨,增产3.6%。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92万吨,增产1.7%;小麦产量43.56万吨,增产5.3%;油料作物产量36.16万吨,增产3.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05.46万吨,增产1.4%。
 
注:为与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对接,2011-2012年粮食总产量有所调整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377.05万头,下降2.6%。肉类总产量41.58万吨,下降0.6%;禽蛋产量14.22万吨,增长17.8%;牛奶产量2.40万吨,下降2.2%。
 
林业。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14亿元,完成造林面积10533公顷。年末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2.82万公顷。四川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52.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30219吨,其中:核桃30076吨、油桐籽92吨、棕片35吨、生漆16吨。
 
农田水利。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29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26.02亿立方米,实际供水12.34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1.7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28.03亿元,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0.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0%、重工业增长1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私营企业增长13%。
 
重点产业。8个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1.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9%,汽车产业增长21.1%,新材料产业增长9.4%,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3.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1.6%,生物产业增长17.6%,食品产业增长8.9%,化工产业增长23.9%。
 
主要工业产品。全市重点监测的146种工业产品中,有88种工业产品增长,增长面为60.3%,比上年缩小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电视接收机顶盒增长34.0%、卷烟增长14.4%、彩色电视机增长5.6%;粗钢下降26.4%、房间空气调节器下降17.3%、钢材下降7.2%、发动机下降4.7%、饮料酒下降1.1%。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5.8亿元,增长9.2%。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7.4亿元,增长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4亿元,下降16.7%;集体企业0.3亿元,增长30.6%;股份制企业78.2亿元,增长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9.6亿元,下降15.5%;私营企业35.0亿元,增长11.6%。
 
建筑业。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47个,有工作量的339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9.93亿元,增长13.8%。其中:完成建筑安装产值368.78亿元,增长13.5%;完成其它产值11.15亿元,增长11.4%。分控股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66.65亿元,下降4.6%;其他企业完成313.28亿元,增长1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4.09亿元,增长6.8%。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799.18亿元,增长9.2%;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07.68亿元,增长0.5%;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64.94亿元,增长27.5%;其他费用完成投资82.29亿元,下降2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37亿元,增长37.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4.2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54.48亿元,增长4.5%。
 
注:2011年项目投资起报点从50万调整到500万,增速为可比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