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10451
19.9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
10373
-33.5
40439
-27.5
18347
-19.7
技工学校
5079
-31.3
18852
-18.5
5076
-2.9
普通高中
32241
-12.3
106609
-8.0
40384
-5.8
初中
45083
-2.0
139563
-5.7
53468
-15.1
小学
60014
5.4
312546
4.5
44235
-1.8
学前教育
94566
8.1
145804
6.5
43608
28.1
特殊教育
109
-61.5
570
8.0
50
6.4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23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6.1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600万份、各类杂志185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203.65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57个,其中:医院36个,妇幼保健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镇(街道)卫生院11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全市拥有病床15547张,其中:医院10155张,妇幼保健院76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1张,镇(街道)卫生院3916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63张。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446人,其中,医院10576人,妇幼保健院1389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53人,镇(街道)卫生院5763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7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403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3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197人,注册护士7276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1块,其中:金牌8块,银牌10块,铜牌13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52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6.3万人次。
十、人口与环境、人民生活和安全生产
年末常住人口434.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45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7.7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45‰,死亡率为5.65‰,自然增长率为6.8‰。年末户籍人口为543.79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4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城区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96.1%;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
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1个,面积17.02万公顷。
梅州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4.4元,增长10.1%,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3元,增长9.9%,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9.4元,增长9.4%,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8.6%。城镇常住居民现住房建筑面积人均43.7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7.7%。农村常住居民现住房建筑面积人均44.1平方米。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企业离退休人员)有98.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7%;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8.75万人,增长1.2%;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43.1万人,增长0.5%;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25.61万人,增长5.4%;参加生育保险的有28.57万人,增长1.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167.12万人,增长0.2%;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441.94万人,增长0.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市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收入78.25亿元,比上年增收10.78亿元,增长16.0%。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007人,其中112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166人,社会福利院床位450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69725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93952人,其中:城镇11807人,农村182145人。社会服务设施2098个。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92起,造成死亡人数158人,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9人。各类事故直接财产损失918.8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