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0)

2016-04-11 珠海市统计局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632宗,同比下降4.2%;死亡119人,同比下降4.8%;受伤444人,同比下降7.9%;直接经济损失2995.9万元,同比上升7.9%。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3起,下降1.6%;造成死亡99人,下降5.7%;受伤430人,直接财产损失94.4万元,分别下降10.8%和25.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17人/万车。在各类事故中,生产经营性事故251宗,同比下降9.7%;死亡37人,同比下降21.3%;受伤47人,同比上升11.9%;直接经济损失2917.3万元,同比上升9.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58/亿元。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年末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1916个,增长12.0%。注册志愿者人数30.5万人,增长13.0%。注册志愿者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数62.79小时,增长188.0%。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3.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万人,增长1.23%。人口城镇比88.07%。全市户籍人口112.45万人,增长2.02%。全市户籍出生人口13261人,出生率11.91‰;死亡人口2799人,死亡率2.51‰;自然增长率9.4‰。
 
2015年珠海市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水资源总量1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893立方米。年末4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53亿立方米,降低1%。全年总用水量5.05亿立方米,增长1%。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增长6%,工业用水增长1%,农业用水降低13%,生态补水增长5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立方米,下降7%。人均用水量30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6%。全市总售水量3051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居民12487万立方米,增长5.3%;工业9739万立方米,增长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70.3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45.37亿千瓦时,增长8.2%。其中工业用电量88.28亿千瓦时,增长4.9%。
 
市区灰霾天气日数45天,全年日照时数1987.3小时,降雨量1719.5毫米,平均气温23.9摄氏度。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1个。全年有186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占51.8%;137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占38.2%。酸雨发生率为24.1%,比上年下降了20.8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分别为9μg/m3、29μg/m3、51μg/m3和31μg/m3,分别比上年下降18.2%、12.1%、3.8%和8.8%,降尘年均值为3.23t/km2·月,比上年上升15.8%。建成污水处理厂14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3.4万吨,增长10.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66.7千公顷。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万元。全年共发生赤潮2次,累计面积0.08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7起。
 
全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6万公顷。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1569公顷。全市义务植树完成137.0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5.94%(扣除湿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增加0.75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中2015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
 
4.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核燃料加工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
 
5.各类事故四项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