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积极稳妥促改革,坚定不移调结构,真心实意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7.1亿元,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818.5亿元,增长13.6%。
表1:2015年株洲市国民经济整体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2335.1
9.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1332.2
9.5
1、第一产业
179.5
3.8
2、第二产业
1337.1
7.9
#工业
1182.0
7.9
建筑业
156.6
8.7
3、第三产业
818.5
13.6
#批发和零售业
116.0
6.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7.1
2.2
住宿和餐饮业
38.9
7.5
金融业
51.9
16.7
房地产业
91.3
7.6
营利性服务业
157.3
16.7
非营利性服务业
280.7
21.4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7.7:59.3:33调整为7.6:57.3:35.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1个和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0.8%和46.4%。
全市城区生产总值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全市的比重为48.3%;县域1207亿元,增长9.9%,占全市的比重为51.7%。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13.8%;县域为104.6亿元,增长12.2%。城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7.5%;县域596.8亿元,增长9%。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204.5亿元,增长18.8%;县域976.8亿元,增长18.6%。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6亿元,增长11.7%;县域388亿元,增长12.5%。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86起,比上年减少138起,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8人,比上年减少10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19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550起,比上年减少70起,煤矿每百万吨死亡率为1人,比上年减少4人。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为10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居住价格下降5.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4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4.8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上涨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1.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指数为99.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表2:2015年株洲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单位:%
指标名称
累计指数
比上年增长
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市区)
99.8
-0.6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区)
101.7
-0.5
按类别分
#食品
103.8
1.7
烟酒及用品
101.0
4.8
衣着
103.5
2.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0
-0.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7
-2.4
交通和通信
98.7
-1.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5
-0.4
居住
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