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09 随州市统计局
1.8
 
-13.0
 
-1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07.68亿元,增长18.1%;房地产开发投资28.77亿元,下降15.3%。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资企业投资901.18亿元,增长18.2%;港澳台投资1.86亿元,下降47.9%;外商投资2.68亿元,增长17.3%;个体经营投资1.98亿元,增长605.7%。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8.41亿元,增长35.7%,第二产业投资533.1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326.13亿元,增长17.8%。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84.37亿元,增长13.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8.27亿元,增长10.7%;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67亿元,增长7.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8.16亿元,增长15.1%。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05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出口117760万美元,下降7.6%;进口22790万美元,增长38.1%。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5311万美元,下降20.0%;外资企业出口39625万美元,增长7.5%;民营企业出口72824万美元,下降13.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398万美元,增长14.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19.31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7%;旅客周转量17.19亿人公里,下降3.5%。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1亿元。光缆线路总长度59641.22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769.2公里。本地电话总数127.8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3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0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59万户,公用电话总数0.73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5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109.22亿元,增长12%。接待海外游客3.2万人次,增长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95万元,增长13%。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4亿元,增长18.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9.25亿元,增长8.2%。非税收入14.09亿元,增长45.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9.08亿元,比年初增加123.2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75.35亿元,增加87.1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6.87亿元,比年初增加60.2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74.41亿元,增加9.9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82.44亿元,增加50.29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74人,在校生6728人,毕业生174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407人,毕业生225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4459人,毕业生11706人;普通初中和小学在校生173595人。
 
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7项,申请专利1256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四上单位)8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九、文化和卫生
 
全市共有文化机构77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电影院5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3.3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01个。其中:县级医院8个,乡镇医院49个;卫生技术人员10163人。其中:职业医师2783人,注册护士4192人;病床床位10065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19.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94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1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2元,增长8.7%。
 
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10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全市新增就业2.2万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创业1113人,新登记市场主体3.3万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3.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6个,建成农村互助式照料活动中心259个;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9697套,基本建成6534套,分配入住5258套。
 
十一、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0.9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量17.33亿千瓦时,下降3.1%。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513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6.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4.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下降7.2%。
 
PM10均值比上年下降4.6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新解决23.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