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南省统计局
2016年3月16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全面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趋优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904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1.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55.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760.2亿元,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68元,增长7.9%。
![]()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6∶43.9。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实现利润总额238.4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316.4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335.3亿元,增长9.5%,占GDP的比重为11.5%。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42.0%和53.5%,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7%。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3%、41.2%和-3.5%。
分区域看,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12548.3亿元,比上年增长9.8%;湘南地区生产总值6031.8亿元,增长8.7%;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4896.5亿元,增长8.6%;洞庭湖地区生产总值6949.7亿元,增长8.7%。
二、农业
第一产业中,农业实现增加值2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林业增加值234.6亿元,增长8.1%;牧业增加值727.8亿元,下降0.2%;渔业增加值238.8亿元,增长7.0%。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4.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6%;棉花种植面积11.4万公顷,下降12.6%;糖料种植面积1.3万公顷,下降0.7%;油料种植面积144.5万公顷,增长1.4%;蔬菜种植面积137.3万公顷,增长3.2%。
全省粮食总产量3002.9万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增产3.9%,棉花增产12.4%,茶叶增产9.5%,蔬菜增产6.2%,烤烟减产2.8%,猪、牛、羊肉类减产1.8%,禽蛋增产3.7%,牛奶增产4.3%,水产品增产5.4%。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公顷;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2万处,投入资金280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9.9亿立方米;建设农村公路5298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产值增长18.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7.8%,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和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7.2%和10.5%,比上年提高0.6个和0.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3%,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5%。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1.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长株潭地区增长8.5%,湘南地区增长7.4%,大湘西地区增长6.8%,洞庭湖地区增长7.2%。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294种,占统计品种数的59.4%。主要产品中,大米1332.0万吨,增长9.8%;原油加工量877.4万吨,增长9.7%;水泥11613.6万吨,下降2.7%;钢材1951.3万吨,下降1.7%;十种有色金属267.5万吨,下降7.9%;混凝土机械4.4万台,下降13.3%;汽车63.6万辆,增长2.2%;发电量1215.1亿千瓦时,下降4.0%。
表1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盐
万吨
263.0
-6.0
大米
万吨
1332.0
9.8
饲料
万吨
1684.5
3.2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319.7
10.8
卷烟
亿支
1757.4
0.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29.8
-2.1
原油加工量
万吨
877.4
9.7
硫酸(折100%)
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