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09 咸宁市统计局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国内经济急迫需要转型的新常态,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速效兼取、去稳竞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中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全面完成“十二五”收官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30.07亿元,跨入“千亿元俱乐部”,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178.5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500.4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351.01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9.4%、9.4%、22.2%、10.7%和12.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7.9:49.4:32.7调整为17.3:48.6:34.1。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4%,其中食品类上涨2.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下跌1.2%,居住类下跌0.6%。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下跌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下跌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下跌4.2%。
 
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全年各类市场主体2.55万户,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新登记企业1492户,增长54.1%。
 
就业持续增加。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4%,比上年回落1.17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
 
生产效率提高。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6.4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5%;人均GDP达到41234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4.23万亩,比上年增长0.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17.5万亩,增长0.5%。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24.99万亩,增长1.8%;棉花面积3.6万亩,下降21.5%。
 
全年粮食产量109.43万吨,比上年增长2.1%。夏粮产量5.64万吨,下降5.3%。其中,小麦产量2.55万吨,下降8.5%;秋粮(含早稻)产量103.79万吨,增长2.5%。
 
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三大百亿产业”中,茶叶达到40.13万亩,油茶面积达到58.3万亩,竹林面积达到150.22万亩。
 
畜禽水产增长稳定。全年生猪出栏281.23万头,比上年下降2.7%;家禽出笼3749.46万只,下降6.1%;水产品总量26.4万吨,增长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47.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掘业下降4%,制造业增长9.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8%。
 
高新产业发展良好。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85.67亿元,比上年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的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分别增长47.3%、42.1%和34.7%,均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新生力量逐渐壮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实现利润总额102.85亿元,下降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7.9%。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105家,建筑业增加值5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建筑业总产值133.22亿元,增长11.2%;全年房屋竣工面积582.18万平方米,下降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49.62亿元,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88.08亿元,增长18.9%;第二产业投资668.99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592.54亿元,增长11.2%。工业投资667.87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升到49.5%。
 
全年房地产投资59.94亿元,比上年下降45.1%。其中,住宅投资46.82亿元,下降42.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92亿元,下降56.1%。商品房施工面积1350.69万平方米,增长6.3%;商品房销售面积292.73万平方米,下降2.2%;商品房销售额93.02亿元,下降6.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70.26亿元,增长10.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0.78亿元,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5.38亿元,增长10.5%;零售业零售额282.22亿元,增长11.1%;住宿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0%;餐饮业零售额47.44亿元,增长10.2%。
 
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20%,金银珠宝类增长15.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3.6%,书报杂志类增长16%,中西药品类增长17.2%,汽车类增长11.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
 
截至2015年底,全市电商应用企业达1.4万家,电商产业园3个,物流产业园6个。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0亿元,同比增长6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4.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出口4.22亿美元,增长6.3%;进口0.62亿美元,下降11.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0.65亿美元,增长10.1%。全年累计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0家,增资企业2家。
 
截止2015年底,全市备案登记出口企业492家,有出口实绩企业160家,其中出口额过500万美元的企业22家,过千万的企业11家。有53家企业进驻湖北电子商务平台,1家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中心。从主要商品出口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0.94亿美元,增长11.1%;服装纺织产品出口1.39亿美元,下降4.1%;医保产品出口0.28亿美元,增长27.3%;轻工产品出口0.18亿美元,下降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