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09 黄冈市统计局
黄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黄冈调查队
 
2016年3月14日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保持战略定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双强双兴”,深入开展“三大行动”,全面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1589.24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6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18.4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591.2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25.39:39.68:34.93调整为23.89:38.91:37.20。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2%、8.3%、7.7%、17.9%、11.0%和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262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1.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5%,烟酒类上涨4.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4%,衣着服装类上涨2.4%。
 
市场主体活力显着增强。全市私有企业4万户,新增1.38万户,增长74.1%;注册资本金970.22亿元,新增415.65亿元,增长84.9%;个体工商户达34.28万户,新增11.54万户,增长77.5%;资金数额187.8亿元,新增88.97亿元,增长170%。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43.32%,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县(市)城区扩容提质工程、“临江四城”建设和武穴城乡一体化、24个全国重点镇、21个文化小镇、109个美丽乡村等试点工作顺利实施。1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黄团浠一体化发展起步,白潭湖片区核心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遗爱湖生态保护工程西湖片区建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城市管理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农林牧渔业
 
年末耕地面积548.46万亩,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93.01亿元,增长7.4%。粮食种植面积816.33万亩,增长0.27%;棉花种植面积41.25万亩,下降23.86%;油料种植面积382.77万亩,增长0.16%。粮食总产量331.99万吨,比上年增产6.24万吨,增长1.9%;棉花产量3.75万吨,减产25%;油料产量55.7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301.42万吨,增长4.6%;水果28.11万吨,增长9.93%。
 
森林公园11处,湿地公园22处,自然保护区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湿地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完成造林46.4万亩,育苗1.12万亩,封山护林5.2万亩。
 
畜牧业总产值213.48亿元,增长4.3%。禽蛋产量62.03万吨,增长1.4%;生猪出栏501.22万头,下降4.5%;牛出栏53.46万头,增长4.0%;山羊出栏82.22万只,增长4.0%;家禽出笼5652万只,减少5%。
 
渔业总产值71.37亿元,增长10.2%。水产品产量52.75万吨,增长4.4%,其中:鱼类45.16万吨,增长2.3%。
 
新增国家地标产品3个,创建部(省)级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6家。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00家,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园39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发展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4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6个。已培育年产值过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225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776.3亿元,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31: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实现耕地流转面积168.7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296家,比上年增加1358家,家庭农场1119家,比上年增加606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34家,比上年增加13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实现工业总产值1909.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87.7亿元,增长27.5%;国有企业总产值10.2亿元,增长5.8%;集体企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7.3%;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5.6%;股份制企业总产值1682.4亿元,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1.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83.7亿元,增长5.2%;轻工业总产值841.4亿元,增长6.4%;重工业总产值1068亿元,增长7.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6%;实现营业收入1631.6亿元,增长8.0%;利润总额61.8亿元,增长8.9%;税金总额38.1亿元,下降7.7%;总资产1008.4亿元,增长7.3%。
 
建筑业发展稳中向好。建筑业单位数227家,比上年减少8家,总产值863.2亿元,增加46.23亿元,增长5.3%。实现增加值141.41亿元,增长7.1%。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25.9万平方米,增长4.4%。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4364.1万平方米,下降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7.3亿元,增长18.0%,其中,投资额500万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58.4亿元,增长18.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490.9亿元,增长13.5%;集体经济投资87.44亿元;私营经济投资816.5亿元,增长24%;其他经济投资171.4亿元,增长30.2%。
 
全年投资项目352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157.4亿元。在建项目3491个,增长5.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219个,下降6.5%;亿元以上项目755个,投资额1083.1亿元,增长20.4%。在全部入库投资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1165个,比上年减少107个;工业新开工项目668个,比上年减少205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00.05亿元,增长14.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745.6万平方米,增长12.3%,其中新开工面积607.9平方米,增长3%;竣工面积283.5万平方米,下降33.5%;销售面积465.6万平方米,增长7.6%;商品房屋销售额163.7亿元,增长9.4%。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3516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57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1.6%。商品房屋空置面积288.2万平方米,上升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