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989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里程25733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5%。年末全市营运客车数量1674台,比上年增长25%;营运货车数量22971台,比上年增长22%。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3875万人次,增长9.1%;旅客周转量331901万人公里,增长10.2%;完成货物运输量5933万吨,增长4.2%;货运周转量113.67亿吨公里,增长5.2%。
邮电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在邮政业务中,完成函件业务量108万件,下降92.1%;订销报刊累计数3576万份;快递472万件,增长16.3%。电信业务总量23.87亿元,增长20.4%。固定电话用户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3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8万户。
旅游市场发展红火,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9.83亿元,增长23.5%。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908.31万美元,增长0.2%;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010.41万人次,增长16.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27万人次,增长3.4%。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82家,A级旅游景区57家,各类旅行社59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金融总体平稳。全年财政总收入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4亿元,增长8.9%。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6.3亿元,增长2.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教育支出40.7亿元,增长1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3亿元,增长19.6%;科学技术支出3.87亿元,增长8.1%;医疗卫生支出25.8亿元,增长22.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4亿元,增长8.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80.7亿元,增长10.9%;各项贷款余额为1030.92亿元,比年初增加148.65亿元,增长16.9%。
年末全市拥有地市级保险机构33家,共完成保费收入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赔付14.2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寿险公司14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7.7亿元,增长20.4%,给付金额7.26亿元,增长42.3;财产险公司19家,保费收入13.3亿元,增长16.9%,赔款金额6.9亿元,增长14.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15年全市拥有幼儿园499所,在园幼儿10.99万人;小学473所,招生人数4.21万人,在校人数22.32万人;初中146所,招生人数2.88万人,在校人数8.42万人;高中22所,招生人数1.61万人,在校人数4.9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招生76人,在校人数65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1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招生8084人,在校生22025人,其中普通中专招生人数3394人,在校9782人。拥有普通高校8所,招生1.44万人,在校生5.13万人。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总人数为3.67万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8133人,小学教职工13132人,初中教职工10598人,高中教职工4643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96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2488人;高校教职工4339人。
全市安排市级科技项目87项,科技投入1500万元;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0项,科技投入2486.7万元。专利申请受理2773项,比上年增加684项;专利授权1417件,比上年增加227项。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101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中小企业创新奖3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15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22.41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物事业机构15个。全年共举办艺术活动1835次,观众人数达到165.07万人。举办群众性文化展览次数57次。博物馆12个,有陈列展览62个,参观人数达到205.91万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3372个,其中城区1227个。全年共举办县级以上比赛140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130人。全市共有等级以上裁判员630人,其中一级裁判110人,二级裁判520人。等级以上运动员428人,其中一级运动员17人,二级运动员411人。
全市拥有医院49家,其中综合性医院32家,中医医院7家,专科医院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23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0个,乡镇卫生院121个,村卫生室1931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525个。专业卫生机构39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专科疾病防治医院5个,妇幼保健院7个,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0个。卫生技术人员265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16人,注册护士11632人。全市共有病床床位26557张,其中医院18152张,基层卫生机构7299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06张。全年共诊疗患者2455.92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825.69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1516.38万人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诊疗113.85万人次。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公安户籍总户数118.33万户,户籍总人口345.94万人,其中男性182.43万人,女性163.5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38.30万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36‰。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57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4000元,增长11.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4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1%。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9元,比上年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93元,增长1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2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7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69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控制在3.4%。全年新培养高技能人才5518人,为企业招聘各类人才8.86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