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6-04-08 濮阳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城乡看,城镇339.17亿元,增长12.1%;乡村131.51亿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389.09亿元,增长13.3%;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81.59亿元,增长12.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4.9%,饮料类增长26.0%,烟酒类增长1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2%,日用品类增长20.0%,中西药品类增长1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9%,家具类增长419.3%,化妆品类增长17.6%,金银珠宝类增长18.9%,汽车类增长7.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0.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7.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出口总值7.05亿美元,增长9.3%;进口总值0.82亿美元,增长14.2%。机电产品出口1.04亿美元,下降42.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3亿美元,下降55.2%。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个。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94.30亿元,增长10.0%。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完成合同额7.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营业额6.87亿美元,下降4.2%。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境内铁路总里程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7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除铁路)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4.7%;货物周转量增长8.0%。旅客运输量下降3.4%;旅客周转量下降2.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8.7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私人汽车40.54万辆,下降1.3%。民用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22.92万辆,增长14.1%,其中私人轿车22.30万辆,增长15.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2.30亿元,增长2.4%;电信业务总量41.54亿元,增长28.7%。快递业务总量35.67万件,增长178.0%。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8.80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7.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1.08万户。电话普及率9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68.4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78.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入境游客1.87万人次,增长4.5%。旅游总收入8.79亿元,增长13.2%。年末4A级以上景区2处;出境游组团社及国内和入境游旅行社46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65.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41.74亿元,增长9.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3.35亿元,增长17.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44.17亿元,增长16.6%。
 
全年有1家企业在境内首发上市,首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1.83亿元。截至年底,全市已有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3只。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2.9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0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2.90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16.0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4.76亿元,人身险赔付11.2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38万人,在校生0.84万人,毕业生0.3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27万人,在校生3.79万人,毕业生1.7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1万人,在校生6.88万人,毕业生2.02万人。初中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7.81万人,毕业生4.78万人。小学招生7.65万人,在校生37.77万人,毕业生5.67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87人,在校40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10万人。
 
全年重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832人,经费支出47225万元,比上年增长4.2%。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8个,其中省级以上38个;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待批,其中省级以上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3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启动实施市重大科技专项10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项。申请专利1512件,授权专利1126件,分别增长29.9%和43.3%;有效发明专利422件,增长5.0%。签订技术合同1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00亿元,增长191.0%。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8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省检测中心1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分支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33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775个。42个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1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年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6.30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7项;新建计量标准20项。
 
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81个,全年晴雨预报准确率89.9%,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9.4%和81.0%。地震观测台项20个,地震观测台网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7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个。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6.7%,电视人口覆盖率97.3%。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7个。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1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8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7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1.9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3万人,注册护士0.76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05万人。乡(镇)卫生院77个,床位5195张,卫生技术人员37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