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6-04-08 泰安市统计局
 
旅游业持续增长。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790.4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8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3.9%。其中,国内游客5753.4万人次,实现消费553.7亿元,分别增长9.1%和13.8%。泰山景区进山进景点游客589.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分别增长7.9%和8.9%;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景区、宝泰隆度假区、太阳部落、天乐城、温泉城六大景区接待游客42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1亿元,平均增长33.1%和35.5%。徂徕山汶河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收支平稳增长。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各项税收145.9亿元,增长7.9%。各项税收中,增值税17.3亿元,下降7.8%,营业税40.9亿元,增长3.3%,企业所得税10.6亿元,增长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6.9亿元,增长14.4%;着力环境和民生改善的节能环保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力度加大,分别为8.2亿元、65.1亿元、45.9亿元和35.7亿元,增长34.5%、22.6%、20.1%和18.5%。国、地两税实现收入227.7亿元,增长1.6%,其中,国税97.8亿元,地税136.9亿元。
 
金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705.0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10.2%,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732.1亿元,增长10.6%。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00.6亿元,增长13.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76.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47.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贷款增长112.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贷款增长61.1%。
 
保险业快速发展。实现保费收入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8.1亿元,增长14.5%;人身险保费收入58.6亿元,增长29.3%。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发明申请1954项,授权327项。10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二等奖,6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4名,华鲁锻压、力博科技两家企业同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再次实现新突破。新组建省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累计达到7家;新认定省级示范工程中心8家,累计达到17家;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2家,累计达到3家;新增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累计达到32家;新增科技孵化器6家,累计达到17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41家。年内,引进“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15人,新培育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45家,累计达到75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8所普通高校招生32470人,在校生10.9万人,专任教师5566人;20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4万人,专任教师2361人。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17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4万人,专任教师2.3万人;528所小学在校学生27.7万人,专任教师1.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6%,初中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57.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16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业余文艺表演团体8600个,艺术表演场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8处,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696家;年内新建和提升公共电子阅览室3696个,升级农家书屋1002家;博物馆、纪念馆14个,文物保护管理所5个,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455个,世界文化遗产3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2422处,其中国家、省、市、县级文保单位名录共436处。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
 
全年农村放映公益电影4.2万余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98.7万户,增加6.1万户,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79.6%。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198个。其中,医院9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9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卫生院73家。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035张,卫生技术人员(不含村卫生室)263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537人,注册护士14555人。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泰安城区新增健身路径64处,配置器材698件,全民健身广场增配设施30件,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88%;市级资助建设农村社区健身工程35个、行政村413个、贫困村127个,全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达到3175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90%,乡镇驻地实现全覆盖。夺得青少年业余竞技体育项目全国比赛金牌4枚、省级比赛金牌43.5枚,7人进入国家队;举办第二十届市运会、第十五届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山东省田径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总参赛人数10000余人。新增体彩站点29家,实体销售站点达到491家,实现销量6.24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4300万元。
 
十一、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7.04%,比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建设投资完成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年末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42.0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0%,其中泰城达到95.4%;无害化垃圾日处理能力17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日供水能力67.6万吨;新增供热面积535万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新增道路面积7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08公顷。泰城路灯完好率和亮灯率达99.0%。
 
村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住房建设完成2.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6881户。13个国家重点镇、10个省级示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满庄镇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新泰全市、肥城市石横镇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新泰市楼德镇列入国家建制镇试点镇;宁阳县磁窑镇列入全省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六个县(市、区)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省级全覆盖认证,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87%的乡镇建有污水处理厂(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有7个农村新型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2镇4村被评为宜居镇村,7个村被评为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2个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里峪村、刘台村、塘坊村、南堂子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