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0.2亿元,增长1.6%,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食品、饮料和烟酒类下降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1%,日用品类下降4.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1%,汽车类增长1.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469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出口35662万美元,下降12.2%;进口9032万美元,下降8.3%。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09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0095万美元,下降16.0%。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家,比上年增长66.7%;合同利用外资5179万美元,下降49.7%。全年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18836万美元,增长13.3%。全市外派劳务人员3600人,增长24%。引进内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总额为600亿元,下降14.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旅客运输量[5]4647.9万人,货物运输量2104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14.7%。公路客运周转量22.6亿人公里,增长14.8%;公路货运周转量261.9亿吨公里,增长12.9%;水路货运周转量198亿吨公里,增长260%;港口吞吐量2034万吨,增长25.9%。
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15.5万辆,增长8.9%;其中:载客车12.4万辆,增长13.7%;载货车3.0万辆,下降5.4%;私人汽车11.5万辆,增长17.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4亿元,增长3.3%;电信业务总量15.62亿元,增长0.3%。全市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13家,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365.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5462.2万元,同比增长67.1%。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277.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0.8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5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0.6万户。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49部,同比减少7%;拥有移动电话229部,同比增长10.5%;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34部,同比减少7.6%;拥有移动电话196部,同比增长7.4%。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6.6万户,增长13%。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0万人次,增长9.2%。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3.5万人次,增长5.6%。旅游总收入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030.4万美元,增长5.9%。全市星级饭店32家,星级饭店客房2665间。年末全市共有6个4A级旅游景区。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125.8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4亿元,下降31.9%。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下降13.8%,营业税下降18.5%,企业所得税下降8%。财政支出146亿元,下降13.4%。其中教育支出19.5亿元,下降13.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5亿元,下降57.3%;医疗卫生支出12.3亿元,下降5.2%;科学技术支出下降29.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8%;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4.6%。全市33项民生工程实际拨付资金32.03亿元,同比增长58.5%。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45.2亿元,比上年减少58.2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28.7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亿元,增长1.6%。其中,单位存款500.5亿元,比年初减少24亿元,下降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91亿元,比年初增加39.4亿元,增长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96.2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增长1.8%。其中,短期贷款306亿元,比年初减少74.3亿元,下降19.5%;中长期贷款517.4亿元,比年初增加64.4亿元,增长14.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财险保费收入9.1亿元,增长19.0%;人身险保费收入21亿元,增长16.1%。全年赔付支出10.3亿元,下降27.1%,其中财险赔付支出4.8亿元,增长14.2%;人身险赔付支出5.5亿元,下降44.4%。
年末债券市场融资余额479.8亿元,同比增长59.5%,其中中期票据余额212亿元,短期融资券余额203亿元,企业债余额62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2.8亿元。
年末证券市场共有资金账户13.6万户,比上年增长4.1%。全年证券交易额1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7元,比上年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人均消费性支出15219元,增长9.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3%,居住支出增长5.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5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7元,比上年增长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38元,增长7.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9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45.96万人和112.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9.2万人,全年为2.3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32.4万人和24.0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2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126.5万人,参合率为101.15%。
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7万人,农村五保供养1.5万人。全年医疗救助6.9万人次,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0.9万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79193人,招收学生24255人,毕业生2897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1759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3376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8664人,其中初中69347人,小学149317人;幼儿园在校学生65227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3%和99.79%;高考录取14030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2854人。
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25.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293个。科研机构72个。科技人员17600人。全年专利申请量3062件,比上年下降14.6%;专利授权量2072件,增长19.4%。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3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