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拥有国家级研究院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省级实验室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51家。
年末全市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8个,其中系统内5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9万台(件)。累计制定、修订地方标准7项。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7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馆藏书41万册。各级综合档案馆7个,档案馆藏档案、资料59.3万卷(册),增长2.8%。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淮南日报》、《淮河早报》全年共发行1263.8万份。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208个,其中医院6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5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2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3个,村卫生室57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87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91人,注册护士6118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5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1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1112.5万人次。
全年在省级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金牌77.25枚,银牌37枚,铜牌56枚。举办了“淮南市全民健身自愿服务社区行”等系列重大活动,影响人数达百万人次。
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个,床位张,收养各类人员536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8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2个,社区服务站239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400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24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38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94.8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工矿仓储用地35.1公顷,下降51.9%;房地产用地43.4公顷,下降70.3%;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416.3公顷,增长51.9%。
全年全市供水总量16.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5.1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1.2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6.3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比上年下降11.5%;工业用水量下降16.5%,生活用水增长4.5%。
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2.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3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7%。
当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6702公顷。年末全市森林面积52.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41.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91.2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2个。全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4%,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全市PM10年均浓度为10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
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较上年削减2.38%、0.89%、3.3%和31.12%。初步核算,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59%。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65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人数为2.93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46人;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2.52人。全年发生火灾事故784起。全年发生交通事故918起。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
[5]交通运输部根据交通运输行业专项调查,对我省2013年公路与水路的客、货运量数据进行了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