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5-31 南宁市统计局
南宁市统计局
 
2016年4月26日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困难超出预期、压力超乎想象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实现了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有进。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1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066元,同比增长7.4%,按平均汇率折算为7878美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3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6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4.08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86∶39.46∶49.68。与2014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回落0.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回落0.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七升一降”。(见表1)
 
二、农业
 
产值: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中,农业产值354.55亿元,增长4.92%;林业产值28.59亿元,增长3.60%;畜牧业产值193.58亿元,增长2.04%;渔业产值26.56亿元,增长3.79%;农业服务业产值35.34亿元,增长10.23%。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5.52%,比上年上升0.06个百分点;林业4.48%,下降0.22个百分点;畜牧业30.31%,上升0.07个百分点;渔业4.16%,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5.53%,上升0.10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7.01万公顷,增长0.2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4.19万公顷,增长0.1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36万公顷,下降8.26%。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4.09万公顷,下降13.29%,油料种植面积5.24万公顷,增长6.54%;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8.46万公顷,增长9.12%。其中蔬菜种植面积22.04万公顷,增长8.86%;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的54.44%,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20。
 
农作物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25.42万吨,比上年增长0.07%;蔬菜产量486.20万吨,增长9.80%;水果产量213.93万吨,增长17.10%;甘蔗产量1085.33万吨,下降12.47%;花生产量14.71万吨,增长2.89%;木薯产量41.43万吨,下降20.32%。
 
养殖业产品产量:全年肉类产量66.02万吨,比上年增长0.17%,其中,猪肉产量38.64万吨,下降1.61%;全年生猪出栏519.23万头,下降2.11%;生猪存栏433.90万头,增长0.91%;禽蛋产量3.45万吨,增长7.46%;牛奶产量5.03万吨,增长0.56%;水产品产量25.44万吨,增长4.01%。
 
林业生产:全年木材产量265.0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26%。全年共造林5162公顷,其中,用材林4544公顷,下降38.67%;经济林419公顷,增长181.21%。当年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1.21万公顷,增长125.84%。育苗面积1503公顷,增长191.28%。全市森林覆盖率47.66%。
 
农村基础设施:全年农村用电量10.8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8%。化肥使用量(折纯)48.51万吨,增长3.62%。有效灌溉面积25.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7%。全市1380个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1336个,比上年增加8个,占行政村数的96.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3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2.74亿元,增长12.90%;其中国有企业增长5.88%,集体企业下降56.29%,股份制企业增长15.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9.98%。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00.37亿元,增长8.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8%,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327.21亿元和1915.53亿元,分别增长7.82%和16.71%,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8.8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0.93∶59.07,重工业产值比例高于轻工业18.1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六个行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743.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7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04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460.07亿元,增长5.7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409.96亿元,增长29.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51.84亿元,增长7.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248.75亿元,增长11.6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198.32亿元,增长21.2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产值174.90亿元,增长25.6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8%;利润201.61亿元,增长25.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5.3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7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35家,比上年增加43家。
 
主要产品产量(见表2)。
 
建筑业: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52个,比上年下降3.21%。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5.29亿元,增长8.3%。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032.13亿元,增长10.52%;实现利润总额16.41亿元,增长32.45%;利税总额52.15亿元,增长35.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66.89亿元,增长16.64%。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595.26亿元,增长22.81%;更新改造投资936.27亿元,增长9.70%;房地产开发投资657.19亿元,增长19.0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026.55亿元,增长10.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30.03%;集体经济投资56.82亿元,下降6.8%,比重为1.66%;私营个体投资1111.34亿元,增长17.61%,比重为32.51%;其他经济投资1223.71亿元,增长22.22%,比重为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