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吴忠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
2016年3月30日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政府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发展主题,接力“两场赛跑”,决胜“四仗一战”,调结构稳增长,抓改革促创新,强统筹惠民生,实现了全年经济稳健运行、持续发展、质量提升、民生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14年的14.1:57:28.9调整为2015年的13.2:56.2:30.6。(见图1)
分县(市、区)看:利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7亿元,增长12.6%,占全市GDP比重36.3%,提高1.5个百分点,跃居全市经济总量首位;红寺堡区实现生产总值15.6亿元,增长10.3%,占全市GDP比重为3.9%,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青铜峡市实现生产总值128.5亿元,下降2.1%,占全市GDP比重为31.8%,较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盐池县实现生产总值63.9亿元,增长15.5%,占全市GDP比重为15.8%,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同心县实现生产总值49.2亿元,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12.2%,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见图2)
图12008-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表12015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7.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9%。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400人,900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超额完成任务100人。201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
这一年,吴忠市连续获得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利通区获得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市辖区一等奖,盐池县获得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山区县一等奖。获得国家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五个县(市、区)全部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验收;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国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城市;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立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清真产业分会,中国清真名厨实训基地、中国清真食品产业研发基地等四个“国字号”品牌落户吴忠。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9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59.6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2.2亿元,下降13.1%;牧业产值40.8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1.7亿元,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亿元,增长8.5%。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分县(市、区)看,利通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亿元,增长4.6%;红寺堡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亿元,增长5.1%;青铜峡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亿元,增长4.9%;盐池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4.6%;同心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亿元,增长4.6%。
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04.3万亩,比上年增加5.1万亩,增长1.7%。综合亩产298公斤,减少16.1公斤,下降5.1%。全年粮食总产90.7万吨,减少3.3万吨,下降3.5%。其中:夏粮产量8.9万吨,秋粮产量81.8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94.9亿元,下降3.0%;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71.9亿元,增长1.6%。
分县(市、区)看,利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13.2%;红寺堡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20.1%;青铜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亿元,下降6.5%;盐池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21.2%;同心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9.6%;太阳山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22.1%。
从全市重点监测的10种产品看,有5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0%。其中卷烟、乳制品、羊绒、原煤和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分别增长4.5%、7.8%、25.3%、14.9%和15.7%;发电量、电解铝、水泥、电石和铁合金5种产品同比分别下降11.4%、13.2%、18.5%、4%和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1.5亿元,比上年下降2.6%。产品销售率95.2%,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第二产业的27.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77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8.6亿元,增长20.2%;更新改造投资23亿元,增长21.5%;房地产开发投资44.8亿元,下降34.5%。
分县(市、区)看,利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增长14.5%;红寺堡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亿元,增长2.4%;青铜峡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下降7.4%;盐池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7亿元,增长39.2%;同心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增长35.1%;太阳山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5亿元,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2亿元,增长1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1.4亿元,增长30.1%。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16亿元,增长31.3%,占二产投资总量的9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6.1亿元,下降15.3%。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4.8亿元,下降34.5%。
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42.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3%。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已占投资的主导地位,2015年,民间投资达到419亿元,占总投资的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