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85
47.1
教育
9.84
2
卫生和社会工作
12.90
7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4.96
19.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9.19
-15.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9.0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商品房施工面积1454.47万平方米、增长25.9%,新开工面积415.69万平方米、增长53.8%,竣工面积299.62万平方米,增长18.2%,商品房销售面积321.93万平方米,增长26.9%,商品房销售额138.35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66亿元,增长12.5%。其中,城镇零售额421.87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108.79亿元,增长13.8%。按行业构成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116.67亿元、352.62亿元、2.91亿元和58.46亿元,分别增长11.6%、12.8%、11%和12.5%,零售业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6.4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7.2%。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3.62亿元,增长22.6%;粮油、食品、烟酒、饮料类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3%;中西药品类零售额9.2亿元,增长42.3%;服装、鞋帽、针纺品类零售额6.47亿元,增长14.1%。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1.6%,较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33.1%,较上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6%、17.9%、16.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功举办第九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明月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868.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81亿元,分别增长37%和40.6%。民航事业发展迅速。明月山机场起降飞机4604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平均客座率85.8%,创民航发展“宜春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额160.16亿元,增长9.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48.08亿元,增长8.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外贸进口总额12.08亿元,增长26.3%。口岸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宜春海关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高安铁路口岸作业区内贸已开通,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仓库、监管区等主体建设完成,樟树水运口岸作业区建设进展顺利。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5个、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对外直接投资8629万美元。引进了江西煌上煌、红星美凯龙、亿利集团3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委员企业,引进了华润万家、清华同方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大连万达集团等9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
七、城市建设
全年全市完成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68.1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55.2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57%;全市城镇化率达44.82%,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丰城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樟树临江列为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首批19个示范(重点)镇村联动建设顺利收官,第二批13个镇(街道)全面启动。
围绕“打造绿色发展宜春样板”目标,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工作。《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5-2020)》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首个专项规划。大力实施“金桥、金牌、金山”工程,昌铜四县生态建设势头良好。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全市公路汽车客运量4189万人,下降17.44%,旅客周转量26.8亿人公里,下降3.2%。公路、水路货运量20102.3万吨,增长0.4%,货物周转量563.88亿吨公里,下降10.4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6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电信业务总量18.7亿元,增长2.4%。固定电话用户54.2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1.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6.16万户,增长13.04%;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02万户,增长13.03%。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0.59亿元,较年初新增224.67亿元,同比多增19.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8.60亿元,较年初新增219.78亿元,同比多增37.41亿元。全市“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7家,“财园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47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信社改制,实现县县有自己的银行。
全市现有27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15家,从业人员1.6万人。县市区机构106家,其中财产保险52家、人寿保险54家。乡镇机构154家(含城区服务部),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14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53亿元,增长30.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86亿元,增长9.7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45万人,中职教育在校生3.35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10.85万人、21.09万人和48.9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649人,幼儿园1199所,在园幼儿22.8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40%,同比增长0.2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22%,提高3.12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8所,城区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
表42015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