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绍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
2015年,面对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方针政策,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划上圆满句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466.6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53.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14.15亿元,分别增长1.8%、6.0%和9.2%。GDP总量列全省第四位,增速列全省第七位。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90017元(按年平均汇率6.2284折算为14453美元),增长6.9%。人均GDP列全省第四位,增速列全省第六位。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年度的4.5:51.9:43.6调整为4.5:50.4:45.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跌”,其中衣着类上涨6.2%,烟酒类上涨4.1%,食品类上涨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6.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9%,居住类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下跌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4.4%和6.5%。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
分类名称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1.2
一、食品3.0
#粮食3.2
肉禽及其制品5.6
蛋6.7
水产品1.4
二、烟酒4.1
#烟草6.2
酒-0.7
三、衣着6.2
#服装5.0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9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2.2
六、交通和通信-6.1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2.8
八、居住-0.5
全年财政总收入602.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89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37亿元,同比增长12.8%。
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9940人,比上年增长4.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23亿元,增长2.0%。其中农业总产值198.49亿元,增长3.6%;林业总产值27.35亿元,增长4.0%;牧业总产值43.99亿元,下降7.3%;渔业总产值32.06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33亿元,增长7.5%。农作物播种面积268.6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64千公顷,下降0.5%。粮食总产量95.02万吨,下降2.8%。
年末生猪存栏80.72万头,比上年下降23.2%。年内生猪出栏170.52万头,下降12.0%。全年生猪饲养量251.24万头,下降16.0%。肉类产量154739吨,下降8.2%。其中猪肉产量129390吨,下降6.5%;禽肉产量20506吨,下降18.9%。禽蛋产量40696吨,下降2.6%。
全年水产品产量106486吨,比上年增长3.4%。
表2:2015年全市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万吨95.02-2.8
油料作物万吨4.3530.6
棉花吨190510.1
甘蔗万吨3.70-13.1
水果万吨63.1911.0
茶叶吨4853512.2
蚕茧吨1839-10.6
禽蛋吨40696-2.6
禽肉吨20506-18.9
猪肉吨129390-6.5
出栏肥猪头数万头170.52-12.0
水产品吨1064863.4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53.4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1%,比上年增长7.6%。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963个,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100.4%;新增受益农户36.78万户,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153%。累计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超过32.9亿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四级创建活动,新昌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新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1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5个,美丽农家1.73万户。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建设,当年新完成34个空心村改造,累计投资4.58亿元,完成改造面积692亩,安置农户882户。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处理建制村覆盖达到89.7%,名列全省第二。健全农村环境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深入推进花卉绍兴建设,种植鲜花盆花面积达2.5万亩、木本观花植物14.7万亩、木本观叶植物8.2万亩,产值约32.3亿元。加快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当年新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特色点8个。开展农庄景区化建设,成功创建3A级农庄1个,2A级农庄2个。深入实施扶贫工程。全市各地新启动经济薄弱村建设项目885个,建成524个,投入资金16594万元;经济薄弱村级收入增幅达16%,全部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农户1071户、1910人已全部消除,提前半年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三、工业和建筑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