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5-05 黑河市统计局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9亿元,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14.4亿元,增长5.5%;非税收入14.5亿元,增长14.5%。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3.6亿元,增长15.7%。
 
信贷资金规模扩大。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74.7亿元,比年初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464.8亿元,比年初增长15.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00.5亿元,比年初增长50.9%,其中短期贷款364.2亿元,比年初增长90.2%。
 
九、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校生964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650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1189人。小学校在校生54711人。小学净入学率100%,初中净入学率100%。
 
卫生服务不断改善。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7600张,比上年减少20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9830人,比上年增加373人,其中,医师3808人,增加120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39个(含村卫生所651个)。其中,医院65个,卫生院7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
 
十、文化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年末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82%,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4.2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共获国家级比赛金牌1枚、银牌1枚;获省级比赛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6枚。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环境保护系统共有225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98人。有自然保护区29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单位GDP能耗0.624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09%。
 
十二、人口、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总人口167.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84.7万人,女性人口83.2万人。城镇人口102.1万人,乡村人口65.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1.9‰。
 
年末,全市城镇新就业人数2.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5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7元,增长6.8%。
 
社会保障事业平稳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3万人,同比增长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7.1万人,与上年持平;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0.4万人,增长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61.9万人,增长0.5%。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地区生产总值、人口、金融数据包括农垦,其他数据为市属。
 
3、居民消费价格、城乡居民收入、造林面积、农业机械、对外贸易、旅游、交通运输、财政、金融、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人口、就业、社保等数据来源于有关部门,其他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