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6-05-03 本溪市统计局
年末有文化事业机构81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7个、公共文博类场馆8处。
 
全年实现大型文艺演出50场。开展了“建设新本溪.共圆中国梦”演出季系列活动20余场,成功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群众主题歌会《人民不会忘记》。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9起。全市取缔非法电台7家。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形式,开展“欢乐大舞台”展演活动19场,开展“百姓联动大舞台”百场巡演,参与群众10余万人。开展“书行本溪,香飘衍水,建设书香社会”本溪市第四届全民读书节系列活动130余项,直接参与群众30万余人。
 
全市有广播电视台4座(市、本溪县、桓仁县、南芬区各一座),中、短转播发射台1座(13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6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36%。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675个。其中,医院37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5家、其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家、卫生院37家、村卫生室294家、门诊部16家、诊所及卫生所和医务室226家、采供血机构1家、妇幼保健院(所、站)7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家、卫生监督所2家(其他5家监督所与疾控机构合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5家,其它卫生机构3家。
 
全市编制床位数11392张。其中,医院10409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4张、卫生院839张。在职职工人数136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58人、注册护士4983人、药剂师633人、技师60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32人、其他技术员305人、管理人员829人、工勤技能人员1366人、乡村医生367人和卫生员31人。
 
全年竞技比赛中,省常规赛获得166枚奖牌。其中,金牌49枚、银牌54枚、铜牌63枚。国家级比赛获得9金5银4铜。亚洲级赛事本溪培养选手获得1铜,国际赛事本溪培养的选手获得1金3铜。办理二级运动员78人。
 
全年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20余次。
 
全年体育彩票销量完成6500万元。全年为重点运动员检测850余人次,鉴定骨龄110人,技术档案测试共计550人,治疗运动损伤350余人次,协助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共计1000余人次。
 
十五、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市总人口1512103人,比上年末减少8238人。其中,城镇人口1096884人,占总人口数的72.5%,乡村人口415219人,占总人口数的27.5%。全年登记出生人口数8871人,出生率为5.85‰;死亡人口11469人,死亡率为7.56‰;自然增长率为-1.71‰。全年省内迁入人口1083人,省外迁入人口2032人;迁往省内人口3417人,迁往省外人口4999人。
 
年末全市城镇实名制就业4.88万人,完成省目标的104%;扶持创业带头人686人,完成省目标的103.9%;带动就业4141人,完成省目标的103.5%。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272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低于5.2%的省控制目标。
 
十六、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20元,比上年增长6.7%。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7元,比上年增长8.0%。
 
年末城市养老机构105家。其中,公办11家,床位1269张;民办76家,床位5033张;农村中心敬老院18所,床位2184张。日间照料室92家,床位490张。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9.8万人(含机关事业5.1万人);离退休人员29.7万人(含机关事业3.4万人)。全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9亿元,比上年下降8.5%。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2.3亿元,比上年下降9.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3.3亿元,增长4.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亿元,增长2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0.8亿元,增长4%。
 
全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新增参保1.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年新增参保2.7万人、工伤保险全年新增参保1万人,生育保险全年新增参保1.1万人,参保总数分别达到79.5万人、104万人、33.8万人和26.7万人。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88.6亿元。
 
全年引进外国专家42人次,向省申报专家项目7项,向国家申报引智项目5个,向国家和省选拔推荐各层次人才28人。年内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334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86人。
 
全年城市低保人数43423人,比上年下降8.37%。发放保障金18402万元,增长1.47%。医疗救助人数27240人,增长13.79%。城市低保边缘人数4622人,下降12.84%。
 
十七、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II级(良)以上天数274天,其中包括(优)天数43天,达标率为75.1%。PM10和PM2.5年均值浓度分别为89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7.3%和8.2%,NO2和SO2年均值分别为41微克/立方米和43微克/立方米,CO-95per和O3-8h-90per分别为2.90毫克/立方米和13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市区降水pH值在7.02-8.01之间,全年未出现酸性降雨。
 
全年老官砬子饮用水源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全年各类功能区(除4类功能区夜间以外)环境噪声达标,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处于好的水平。
 
全年交通事故发生144起,比上年下降7.69%。火灾发生615起,比上年下降21.15%。
 
十八、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年末全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拥有水厂7个,城市供水管道长度961公里,比上年增长4.6%,城市供水总量7083.0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2%,城市用水人口88万人。城市人工煤气供气总量4681.69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4155.2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358.0万立方米。城市道路长度744.34公里。城市道路面积1041.84万平方米。桥梁座数187座,安装路灯道路长度471.71公里,道路照明灯盏数29463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87007.0公顷,绿地面积23190.8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