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7-03-19 郴州市统计局
 
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0.7亿美元,下降5.2%;第二产业11.1亿美元,增长26.1%;第三产业3.4亿美元,下降15.1%。新批内资项目886个,实际到位内资468.5亿元,增长14.8%。
 
全市新签对外工程与合作合同金额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9%;完成营业额0.9亿美元,增长59.4%;外派劳务6485人,增长27.9%;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1.0亿美元,增长34.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公路水运客货运周转量404.2亿吨公里,增长2.9%。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01.3亿吨公里,增长3.0%。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26.5亿人公里,增长6.7%。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5.9亿人公里,增长3.9%。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34.6万辆,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1.6万辆,增长16%;私人轿车保有量15.5万辆,增长20.4%。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9.2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0亿元,增长45.0%;电信业务总量71.2亿元,增长50.2%。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32家,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13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329.7万人次,增长13.1%;接待入境旅游者30.9万人次,增长4.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5.6亿元,增长15.5%;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增长3.1%。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地方财政收入175.1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71.0亿元,增长4.3%;非税收入104.1亿元,增长10.4%。上划中央“两税”29.8亿元,增长4.7%;上划中央所得税15.1亿元,下降4.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4.1亿元,增长6.7%。其中,涉及民生支出318.8亿元,增长8.5%。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05.0亿元,比年初增长24.0%。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033.8亿元,增长59.1%;个人存款余额1371.2亿元,增长11.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75.7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2.0亿元,下降12.7%;中长期贷款余额800.3亿元,增长24.6%。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5.0亿元,增长18.7%;财产险保费收入15.2亿元,增长15.3%。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1.1亿元,增长37.6%。其中,寿险给付13.7亿元,增长51.0%;财产险赔款7.4亿元,增长18.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188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7.7亿元。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0.81万人,毕业生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万人,毕业生0.8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97万人,毕业生2.1万人;初中学校在校生7.39万人,毕业生6.37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8.12万人,毕业生7.31万人。在园幼儿17.67万人,比上年增长1.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0%。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各类民办学校882所。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9.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6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01件,增长20.0%,授权专利106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全市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用户数79.7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8%。
 
年末全市卫生机构45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4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54个,村卫生室34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9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6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2人,注册护士1.15人。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9041个,其中,体育馆17座,运动场345个,游泳池30个,各种训练房392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69项次,600个行政村新建农民体育健身设施。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268.3公顷,建设占用耕地499.9公顷,补充耕地214.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4万公顷。
 
截止年末,已发现各类矿产11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6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130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11个。
 
全市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总面积5.4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9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666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7.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7.7%。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80起,死亡9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4起,死亡54人;煤矿事故3起,死亡4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6.2万人,乡村人口224.9万人,城镇化率52.3%,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全市出生人口7.3万人,死亡人口3.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75‰。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6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6元,增长8.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44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8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