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3-19 衡阳市统计局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3.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0.6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4.7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7.62亿元,增长1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020元,增长8.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5.1∶41.5∶43.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7%,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87.01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6%。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36.4%和56.8%,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8%。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5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0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0%,新增创业主体2.30万个,创业带动就业4.10万人。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9.89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330.36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35.44亿元,增长7.7%;牧业产值276.16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49.23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70亿元,增长9.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8.99千公顷,增长0.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2.41千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221.01千公顷,增长0.6%;蔬菜种植面积114.66千公顷,增长4.2%。粮食总产量330.72万吨,下降1.5%;出栏肉猪933.06万头,减少2.4%;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14.47万头,增长1.4%;当年出售和自宰用羊66.36万头,增长3.2%;出笼家禽10938.54万羽,增长1.4%;水产品产量29.59万吨,增长2.1%。
 
全市农民合作社4217个,增长21.5%;农民合作社成员21.28万人,增长15.6%;家庭农场2910个,增长54.5%;耕地流转面积278.8万亩,增长7.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58.79万千瓦,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9%。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长8.2%;重工业增长6.3%。规模工业的六大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6.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下降4.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48家。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8.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饲料产量132.17万吨,增长5.2%;水泥972.62万吨,增长4.5%;钢材107.38万吨,下降1.9%;变压器10043.38万千伏安,增长1.3%;十种有色金属39.20万吨,增长8.9%;原盐213.72万吨,增长11.9%;机制纸及纸板22.31万吨,增长11.4%。
 
全市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长7.2%,高技术产业增长19.3%。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6.68,降低10.27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482.46亿元,增长9.9%;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65.23亿元,增长7.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32.49万平方米,下降1.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46.04万平方米,下降1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282.18亿元,增长13.8%。其中,城镇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131.34亿元,增长14.3%;国有投资860.80亿元,增长37.1%。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3404个,增长6.9%。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13.25亿元,增长1.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13.05亿元,下降21.9%,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6%;制造业投资681.07亿元,下降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75.63亿元,增长66.2%;全市基础设施投资585.24亿元,增长33.4%。其中,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民生、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34.6%、34.0%、72.7%、42.7%。全市2016年施工项目共有4170个,本年投产项目3112个。亿元以上项目468个,完成投资751.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2.9%。民间投资1324.13亿元,下降2.4%。
 
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50.84亿元,增长7.1%。商品房销售面积506.83万平方米,增长35.0%。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98亿元,增长11.8%。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6%,家具类增长19.5%,文化办公类增长20.3%,通讯器材类增长7.8%,汽车类增长18.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1%,衣着上涨0.9%,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和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1%,医疗保健上涨7.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进出口总额177.17亿元,回落9.2%。其中,出口107.05亿元,回落14.7%;进口70.12亿元,增长0.7%。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7.62亿美元,下降22.2%,其中出口额10.51亿美元,下降15.4%,进口额7.10亿美元,下降30.5%。
 
全市引进内资项目517个,增长5.9%,实际到位内资336.25亿元,增长14.7%;实际利用外资11.46亿美元,增长11.2%。
 
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88.66亿元,增长26.4%;接待国内外游客5818.01万人次,增长15.2%。其中,国内游客5812.35万人次,增长15.2%;国外游客5.66万人次,增长20.6%。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