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
六、节能减排、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
(一)节能减排
2016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3905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9个;年末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9.07万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5%。
(二)城乡建设
公用事业服务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公交路线运营里程98公里,公交分担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公交线路97条,其中保留39条、调整53条、新增5条。年末,全市共有公交线路97条,公交车1561辆。完成出租车更新投放929辆,年末共有各类出租车2956辆。已建龙华公交总站、白沙门公园公交首末站、长流起步区公交首末站等14个项目,落实场地面积251亩。公交汽电车进场率为68%。
2016年,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为2.27亿吨。其中,生活用水1.15亿吨,生产运营用水0.56亿吨。全市用电总量70.34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16.85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71亿千瓦小时。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1.19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3659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29万人。
(三)生态环境
生态优势巩固提升。2016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0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5万亩,更新改造5812.6亩,四旁植树603.4亩。全市新增绿地面积6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2%,绿地率为33.2%。
(四)环境保护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2016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一级(优)标准天数277天,二级(良)标准天数81天,三级(轻度污染)标准天数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8.6%。一级优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天,提高了1.8%,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5%和2.5%。南渡江龙塘段、永庄水库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国家控制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100%。四类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指标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50.99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全年累计处理垃圾总量为94.5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94.5万吨。垃圾沼气收集发电正常运转,全年累计发电量0.17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9万吨,达到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
七、安全生产
2016年,全市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71起,死亡51人,受伤21人,直接经济损失1805.6万元。与2015年相比,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各减少31起、1人,分别下降30.4%、4.5%;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各增加13人、274.5万元,分别上升34.2%、17.9%。四项指标呈“两降两升”态势。
八、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58万人。从区域年末常住人口分布看,秀英区38.22万人、龙华区66.2万人、琼山区50.53万人、美兰区69.65万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预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海口统计年鉴?2017》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划到第三产业。
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