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践行新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产城融合、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7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2682.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38.9亿元,增长10.1%。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12272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8476美元。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6∶46.5∶50.9,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88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3亿元,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383.2亿元,增长2.5%,税收占比79.8%。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及营改增增值税完成132.5亿元,营业税完成55.2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1.3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5亿元,增长4.2%,其中教育支出83.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3.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7.4亿元。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16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84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52.4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2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39.4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73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2亿元,增长10.1%。受不利天气影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9.2万亩,比上年下降7%;粮食总产量93.7万吨,下降13.5%,其中夏粮、秋粮总产分别为25万吨、68.8万吨,分别下降19.2%和11.2%。2016年,全市稻谷亩产617.4公斤,下降4.1%;小麦亩产307.1公斤,下降13.9%。
现代农业持续推进。2016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累计建成139.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比重达61.9%;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5万亩、高效设施渔业1.1万亩,累计建成47.5万亩、20.3万亩,占耕地面积、水产养殖面积比重分别超过21%和36%。预计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66.9亿元,比上年增长8.5%。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9430.9亿元,轻工业完成产值2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3%。七大工业行业产值同比均实现增长,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冶金、生物医药行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35.4亿元、4892.4亿元、2119.5亿元、361.7亿元、1032.5亿元、1975亿元、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8%、9.4%、8.8%、7.1%、6.6%、1.5%。企业效益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41.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润7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十大产业链发展良好。2016年全市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12.7亿元,同比增长9.5%,十大产业链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4.3%,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36.7%。十大产业链中,轨道交通产业链完成产值400.2亿元,同比下降2.8%;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产值873.1亿元,增长31.1%;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链产值577.3亿元,增长4.9%;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产值690.8亿元,增长8.4%;碳材料产业链产值86.5亿元,增长14%;新医药产业链产值432亿元,增长5%;新光源产业链产值111.6亿元,增长8.1%;通用航空产业链产值22.7亿元,增长30.5%;智能电网产业链产值743.7亿元,增长2.1%;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产值274.7亿元,增长11.8%。
建筑行业发展放缓。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273.4亿元,比上年下降1.2%;房屋施工面积9236.2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竣工面积3575.2万平方米,增长3.7%。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7万元/人,比上年下降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5.1亿元,增长6.5%,其中工业投资1918.5亿元,增长9.2%,服务业投资1681.5亿元,增长2.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91.2亿元,增长8.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6.7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商品房施工面积338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2%,其中新开工面积514.3万平方米,下降19.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7.5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2.8亿元,增长10.7%。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8.3亿元,增长15.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37.7亿元,增长9.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9.6亿元,增长13.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6%。从城乡消费市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60.1亿元,增长1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2.7亿元,增长10.3%。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中向好。2016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1820亿元,增长4.6%,其中出口1375亿元,增长4.2%。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市场有效拓展,全年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长9.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5.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40亿元,增长5.1%。
利用外资难中求进。全年新增协议注册外资4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4个,比上年增加10个。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5亿美元,增长0.5%。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6家,住友电气、富士通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增资扩股。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9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7亿美元,增长27.9%,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项目1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9亿美元,占比达30%。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4.9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4.1亿美元,分别增长27.9%和29.0%,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4亿美元,分别增长7.2%和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