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3-15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2017年2月23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及各种挑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一、综合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3.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3万人。按城乡分,城镇常住人口30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63%,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287.06万人,占48.37%。少数民族人口283.14万人,占47.71%。全年人口出生率14.70‰,比上年低0.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8‰,比上年高0.01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2‰,比上年低0.03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100.7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3.81万人。年末全省户籍人口579.66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38.01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41.06%;乡村户籍人口341.65万人,占58.94%。
 
表1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593.46
 
100
 
#城镇
 
306.40
 
51.63
 
乡村
 
287.06
 
48.37
 
#男性
 
302.43
 
50.96
 
女性
 
291.03
 
49.04
 
#0-14岁
 
117.50
 
19.80
 
15-64岁
 
431.21
 
72.66
 
65岁及以上
 
44.75
 
7.54
 
#少数民族人口
 
283.14
 
47.71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257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98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1.32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31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5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万人次。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5]]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8%。
 
表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8
 
食品烟酒
 
2.3
 
#食品
 
2.4
 
#粮食
 
1.2
 
 
9.0
 
畜肉类
 
3.9
 
蛋类
 
-3.6
 
干鲜瓜果类
 
-2.3
 
烟酒
 
1.2
 
在外餐饮
 
2.3
 
衣着
 
1.2
 
居住[[6]]
 
5.2
 
生活用品及服务
 
0.4
 
交通和通信
 
-2.7
 
教育文化和娱乐
 
0.6
 
医疗保健
 
2.6
 
其他用品和服务
 
2.4
 
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4%。西宁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5%。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9.9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8.43亿元,增长8.3%;上划中央收入121.54亿元,增长6.6%。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99.18亿元,增长28.8%;营业税57.58亿元,增长69.1%;企业所得税42.62亿元,下降18.6%;个人所得税16.02亿元,增长12.4%。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农林水支出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扶贫支出增长44.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6.7%,教育支出增长5.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