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辽市统计局
(2017年3月22日)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通辽市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把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总基调,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4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2.6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77.68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9.06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4.4∶50.5∶35.1调整为13.4∶50.2∶36.4,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降低了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降低了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424元,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398美元,增长7.4%。
图12011-2016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75.69亿元,增长2.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1.84亿元,增长78.5%;营业税8.18亿元,下降40.5%;企业所得税3.75亿元,增长12.6%;个人所得税1.71亿元,增长0.5%。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08亿元,增长2.4%。
全市常住人口312.48万人,出生人口3.10万人,死亡人口1.96万人,城镇人口148.5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47.54%。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3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63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8.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低于调控目标0.2个百分点。
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其中: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
附表1: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
主城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食品烟酒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讯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6
102.3
103.2
100.4
100.3
101.7
101.7
101.3
100.3
二、农业
全市耕地面积138.07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5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3万公顷,增长1.4%,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0.9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9万公顷,下降0.3%。
全年粮食产量695.81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稻谷24.00万吨,比上年增长56.9%;小麦3.20万吨,比上年增长99.3%;玉米633.49万吨,比上年下降2.8%;谷子5.61万吨,比上年增长75.9%;高粱15.46万吨,比上年增长36.1%;荞麦4.92万吨,比上年增长99.7%。豆类6.18万吨,比上年增长1.3倍。薯类12.30万吨,比上年增长50.7%。
图32011-2016年通辽市粮食产量
牧业年度牲畜实有头数2202.65万头(只),比上年增加91.09万头(只),增长4.3%。其中:牛326.64万头,比上年增加24.20万头,增长8.0%;羊1277.36万只,比上年增加42.48万只,增长3.4%;猪553.54万口,比上年增加22.28万口,增长4.2%。
年末生猪存栏253.00万口,牛存栏164.61万头,羊存栏656.34万只;年末生猪出栏330.77万口,牛出栏73.16万头,羊出栏490.75万只。年末实有家禽965.73万只,比上年增加73.87万只,同比增长8.3%。全年猪肉产量26.39万吨,牛肉产量11.18万吨,羊肉产量8.04万吨,禽肉产量6.06万吨,禽蛋产量6.18万吨,生牛奶产量39.87万吨。
附表2: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16年
比上年增长(%)
一、粮食
1、谷物
玉米
2、豆类
大豆
二、薯类
马铃薯
三、肉类产量
猪肉
牛肉
羊肉
四、年末牲畜存栏数
牛
羊
猪
五、年末牲畜出栏数
牛
羊
猪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